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上学期]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人权的足迹
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在古代社会专制制度下,长期受到尊崇的是神权、王权,人民分为三六九等,人民的权利非常有限。
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卢梭等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第一次提出“天赋人权”思想;1976年美国《独立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权宣言》,第一次写入国家的根本大法;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次系统地在国际范围内提出人权地具体内容。
人权有国家界线:P82第三段
实现人权地根本途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人权的分类:p85
讨论:马丁.路德.金德梦今天是否圆了 P85
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 民族独立 P86第一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变化
人权实现的条件:1、物质基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 P86第二段
2、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等
3、精神状态
4、主权
人权与国家兴衰、主权完整之间的关系:P86最后段 学会结合P87材料分析
我国的人权观:P86最后段
国家的主人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人民争取人民的奋斗历程表明,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P89第二、三段
中国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为什么?P90毛泽东的回答
1人民(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管理国家事务,决定国家重大问题。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
2人民代表(来自于人民,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
3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组成,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行使最高立法权、监督权;拥有最高决定权;选举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任命其它重要组成人员。)
4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其监督,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权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包括下列国家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所有国家机关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的职责:P91 ABCDE
你认为合格的人大代表是怎样的? 反映民意,都要为人民负责,这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之所在。
(1)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了解民情、倾听民意、集中民智,使我们的工作切合客观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能想到、听到选民的要求,看到选民的困难,真实地反映选民的要求和困难。
(2)具有相应的参政、议政能力。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积累新经验,勇于实践,锐意创新。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切实拓宽工作领域,完善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加大工作力度,以新的精神风貌
人民的公仆
1、政府的含义:国家机关的总和 P92 我国政府机关有:国务院、法院、检察院、教育部、民政部、街道办事处等P92
2、具体职能:通过立法……使社会日趋繁荣。P92第三段
3、如何为人民服务? ①建立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 (有效地保证人民直接参与政府决策权利)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②建立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防止政府工作人员滥用权力,政的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 )
5、听证会对民主决策有好处:社会听证制度可以保证公众的广泛参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更要听取有关团体、专家学者及其与该决策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的意见,把决策变成集思广益、有科学根据的、有制度保证的过程,从而做出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决策。
守望公共家园 (公民的民主权利)
公民地民主权利: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是参与国家管理的最重要的权利
(P95第一、二段)2、民主监督权:批评建议权,揭发检举权
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渠道和形式:A.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转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P95第三段
B.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C.向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或拨打联系电话;D、向有关公职人员当面反映情况
我们应该怎样做?P95最后一段
我国民主制度的内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政府的职能 (为人民服务)
3、公民民主权利(选举与被选举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是参与国家管理的最重要的权利 民主监督权:批评建议权,揭发检举权)
以法律为准绳
什么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确保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依法治国的意义:依法治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无数事实表明,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
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P98第二段 最后一段 在民主国家,法律是国家的权威,追求自由和民主,不要权威 ………………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秩序,国家必
须制定有关法律,以保证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如果没有法律,国家承担的各项职能就难以实施,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依法治国中“法”的意义:宪法和法律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是人民代表共同的意愿,而人民代表是人民
群从通过选举产生的,是代表人民行使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利的,所以法律是广大人民群从的意志的体现,依法
治国实际上是依照人民群从的意志去治理国家。
怎样依法治国? “十六字” P99“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人之与法治区别: 见笔记或作业本
我是中国公民
“公民”概念:P101
“公民”称号的意义(为什么珍重公民称号?、公民称号与“臣民”、“子民”不同):P101最后两段
小保姆与百万遗产P103 说明什么问题? 权利义务之间的关系…… P101第三段
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尊严
自由与法律的关系(自由与限制的关系):法律是自由权利的保障,限制是为了公民更好地享受权利与自由……P104第一段
如何理解“法律面全人人平等”? P104第二段①②③ 学会用事例说明
我国的弱势群体: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低保人员等
我国是怎样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的? 针对弱势群体专门制定相关法律《青少年权益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社会救济法》等。
为什么要保护弱势群体,要专门制定法律? 弱势群体在一般法律下,由于在生理、经济等方面原因无法保证其合法权益,而法律面前事人人平等,每个人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平等的,每个都应得到尊重。所以制定相关法律事为了真正保障他们的权利,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尊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民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关注。P104最后一段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