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与人民[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国土与人民[上学期]

资源简介

第一课国土与人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地图、图表和其他相关资料,收集有用信息,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整理知识与信息,基本能描述我国的自然和人文的总体特征,初步体会中国国土的美丽辽阔、多姿多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我国的其本国情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国家主权意识,增强对国家的责任感。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一课的内容是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况,与第二单元第一课“大洲和大洋”相呼应,承上启下。教材内容比较直观,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容易激发兴趣。由于学生之间的基础和能力的差异,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会有畏难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的地理位置。
学习方法: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小品表演、竞赛等方法,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图、填图,组织学生思考、交流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和主体作用。
课堂组织形式:活动课——四人小组讨论学习。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生活素材、教材、教学用书、网络资源。
三、教学设计
(一)音乐、故事导入
1、播放音乐:《大中国》。
2、展示故事:
有一个人坐火车从德国到法国,途经荷兰,他非常想在车上看看荷兰的风景,结果在他睡了一小觉,睁开眼睛的时候,同伴告诉他已经过了荷兰。
师:想一想,在中国能否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
(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二)辽阔的疆域
1、我国陆地面积及世界的位次
教师讲述: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
教师提问:我国陆地面积有多大?
学生回答:约960万平方千米。
教师出示:世界上6个大国面积比较图。
教师提问:其中哪一幅是中国的?
学生回答:第三幅。
学生活动:分小组合作学习。看书本最后一页《世界政治地图》,对照《历史与社会图册》第56页“世界之最——面积”,找出这6个轮廓图分别是哪个国家?面积是多少?
学生回答:第一幅是俄罗斯,面积是1707万平方千米;第二幅是加拿大,面积是997万平方千米;第四幅是美国,面积是937万平方千米;第五幅上巴西,面积是854万平方千米;第六幅是澳大利亚,面积是769万平方千米。
结论: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2、我国领土四至
学生活动:(活动规则)
A、看书本40页《中国的疆域》图:找出中国领土最东、最西、最北、最南的四个端点,并在四个端点上用红笔画上小红旗,注明东、南、西、北的字样。然后掌握其具体位置。
B、四人一组,每位同学代表祖国的一个端点,走到教室的相应位置,并说出端点的相应位置。如:我代表祖国的最X端,其具体位置是X。
学生表演:a、走到教室的最东边,并说我代表祖国的最东端,我现在的具体位置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b、走到教室的最北边,并说我代表祖国的最北端,我现在的具体位置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c、走到教室的最西边,并说我代表祖国的最西端,我现在的具体位置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d、走到教室的最南边,并说我代表祖国的最南端,我现在的具体位置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师生共同回顾:我国领土的四至。
3、我国领土的东西、南北跨度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
师生共同活动:(1)判断东西之间所跨越的经度,南北之间所跨越的纬度。
(2)运用比例尺的知识,量算东、西端点之间和南、北端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教师提问:我国最东和最西跨经度62度,说明了什么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说明我国东西跨经度大。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4个多小时。
教师提问:我国最北和最南跨纬度49度,说明了什么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说明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导致南北气候差异大。
教师讲述:下面请欣赏小品《帕米尔高原上的牧民在酣睡》
学生表演:
A(强强):唉,王朋,你这是哪里呀?
B(王朋):我要到祖国和最东边去。去看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
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唉,强强你又是去哪里呀?
A:跟你相反,我要到祖国的最西边去。去看看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B:好啊!我们到了相互联系。
A:行!一言为定!
(早上8:00 王朋起床 打电话给强强)
A:(手机响)唉,半夜三更谁打电话来?(接电话)喂!
B:强强,你还没起床吗?我们这里的渔民都迎着朝阳去捕鱼了。
A:废话。你不知道,最西边要比最东边晚四个小时才天亮吗?我这里
还满天星斗呢!挂了,我还要睡觉。
B:对不起。我忘了帕米尔高原上的牧民还在深夜中酣睡。
教师提问:这个小品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说明我国东西跨经度大。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4个多小时。
教师讲述:下面请欣赏小品:《南方的太阳火辣辣》
学生表演:A(杜鹃):凯凯,我已经到了祖国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这里有我国最北的村庄——漠河村,又叫北极村。你呢?
B(凯凯):我也已经到了祖国的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A:凯凯,我这里很冷哦!我穿插着厚厚的大棉袄,还冻得发抖。
B:是吗?我这里可热了,火辣辣的太阳。
A: 没想到我国南北气候会相差这么大!
教师提问:这个小品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说明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导致南北气候差异大。
教师提问:我国跨东西经度大,跨南北纬度大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说明了我国疆域辽阔。
4、我国的陆界和邻国
教师讲述:我国陆上国界线有2万多千米长,陆上邻国有14个。
学生活动:(活动规则)
(1)四人一组,按逆时针方向找出14个邻国,并掌握相互比邻国家间的位置。
(2)老师给每一组发一张或两张写有邻国名称的纸条,以教室中间两组作为中国的领土,以两边的走廊及讲台作为国界线,请拿到纸条的同学代表该国,按逆时针方向在国界线上的相应位置站好,并说我代表X国,双手把纸条拿在胸前。
学生表演:代表我国陆上的14个邻国。
师生共同巩固:我国陆上按逆时针方向的14个邻国。
教师提问:我国陆上国界线这么长,邻国这么多,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可以有多种答案。)
5、东临四海一洋
教师出示:东临四海一洋的图片。
教师提问:沿着中国的海岸线旅行,从北到南依次途径哪些海?与这些海连在一起的是什么洋?
学生回答:(请一位同学用鼠标指出相应的位置,并说出名称。)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教师提问:四大海中哪一个海属于我国的内海?
学生回答:渤海。
教师提问: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哪一个省濒临三大海或洋?
学生回答:台湾省。
教师提问:请找出这些海上中国最大的岛屿、第二大的岛屿及隔海相望的六个国家。
学生回答:(请一位学生用鼠标指出相应的位置,并说出名称。)台湾湾岛、海南岛;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莱西亚、印度尼西亚。
教师提问:我国海岸线这么长,东临四海一洋,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可以有多种答案)
教师展示世界地图并提问:从海陆疆域方面看,中国同英国、蒙古有什么不同?同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开放性答案)
教师讲述: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a、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有利于发展农业、海洋事业和与各国和交往。
6、学以致用:(学生讨论)
请运用我们所学知识,说一说我们家乡海陆位置的特点及其优越性。并根据家乡的特点及其优越性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出金点子。
7、教师小结:通过我国疆域及海陆位置的学习,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而且能够用来分析家乡的实际问题。同学们的金点子出得很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为实自己的金点子而努力学习,并在将来为实现松阳的现代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教师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我国“疆域辽阔”这一主题展开,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综合运用讲述、讨论、小品表演、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地图,从地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和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