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第四课 草原人家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的是澳大利亚的大农场畜牧业。通过对澳大利亚牧业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在自然环境及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人类产生了与之适应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二、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澳大利亚的大牧场的内容,了解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色,感受草原上牧民的生活概况。2.能够从地图、图表中读取各种有用的信息。3.通过澳大利亚的草原风情,进一步认识到人地关系的协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澳大利亚草原人家的特色;和谐发展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自然环境对牧业形成与发展的意义。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式讨论、多媒体教学模式。四、教学过程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明星,它可是曾经引起过世界轰动的真正的明星哦。它是谁呢?有请史莱克。(史莱克上场,画外音)史莱克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史莱克,多利之后的最著名的绵羊。作为一只绵羊,为人类奉献一身羊毛是我的天职。但我曾逃避服役长达6年之久。都说我是舍不得一身靓毛,实际上大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我的心中藏有一个梦想,我很想去澳大利亚探亲。听说那里有我很多很多亲戚。这6年里我想尽办法,可就是找不着去澳大利亚的路。大家知道澳大利亚到底在哪儿吗?(世界地图)(澳大利亚地图)在图上落实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分析它所在位置的特点: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及其边缘岛屿的国家。澳大利亚只有2000万不到的人口,却拥有1亿7000万只羊,是世界上养羊最多的国家。所以,这个国家被称为“骑在养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地图中现出“骑在养背上的国家”)可你知道吗,在200多年前,那里还没有一只羊呢。(知识角:澳大利亚约在两亿年前,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单一,动物演化很缓慢,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物种。那里没有高级的野生哺乳动物,只有低级的有袋类动物。原本那里没有一只羊,18世纪后期,欧洲移民第一次带去了29只绵羊。由于那里的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到了19世纪二十年代,绵羊数量达到6000万只之巨!羊毛远销国外,成为澳大利亚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澳大利亚的养羊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发展养羊业到底有着那些有利条件呢?(澳大利亚牧业气候分布图,学生原因探讨)1.澳大利亚的位置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对澳大利亚的气候有什么影响?2.澳大利亚的降水有什么特点?其畜牧业的分布又有什么特点?3.澳大利亚的牧业分布与等降水量线之间呈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是这样?澳大利亚牧场规模很大,面积一般达到几千公顷,羊群数多在数千只甚至上万只以上。当地不是地广人稀吗,那牧场主又该如何来解决人手不足这个问题呢?(出谋划策)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澳大利亚牧场最突出的特点是机械化程度非常高,牧民在放牧、打草、剪羊毛等环节上都使用了现代化的机械,需要的劳动力很少,效率很高。现代化的畜牧业国土辽阔 大规模的牧场机械化家庭牧场 劳动力少现代化的工业教师:在澳大利亚,那里的羊还会自己剪毛呢。(自己剪毛的羊)教师:羊毛每年大量出口,为这个国家赚取大量外汇。作为国家创汇功臣,那里的羊所受的待遇很好,甚至每年的8月14日还被定为羊节呢。欣赏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课堂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在史莱克的介绍中结束本课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