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十四节气之走进季节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春天六个节气特点,对四季更迭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产生浓厚的兴趣。?2、学习有春天的知识,让孩子了解春天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动物的活动情况?3、让孩子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教学重难点:了解春天六个节气中有关动植物的生长活动特点,对农谚和节气习俗也有所了解。?教学准备:PPT课件及视频?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直射角度随着地球公转而不断发生变化,于是就有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我们现在正处在桃红柳绿,万物复苏的春季。老师上周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时,发现里面有一首写春景的名词,我就用它来作为今天的开场白吧!?2、欣赏张志和《渔歌子》吟诵?3、板书课题:春风花草香?师: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名字了,今天,在农历的天空下,让我们一起在古典诗词中畅游春天。?走进春天,交流探讨?1、展示图片,激发兴趣?(1)师述:2019年的2月4日和2月19日是立春和雨水,这两个节气都在寒假之中。同学们,老师布置你们课前的预习收集工作都做好了吗?谁来聊聊立春这一节气你所掌握的知识??(2)、生小组里交流,推荐代表汇报。?生:立春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习俗。早在周代就有“迎春”的习俗:立春前三天,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那天,天子率领百官到东方8里外迎春,祈求丰收。第二个习俗打春牛:旧时,立春这天全村按辈分大小,用鞭子鞭打一头土做的牛。把打烂的碎土扔进农田里,预示着这一年丰收…?、推荐诗词,感悟春天?2、了解雨水,介绍习俗?(1)、请生交流,比较节气之间的不同。?(2)、指导朗读《春夜喜雨》。?3、观看视频,走进惊蛰?(1)、请学生汇报收集的关于惊蛰节气的习俗、农谚以及相关知识。?(2)、交流惊蛰时期动植物的生长活动情况。?4、告别惊蛰,来到春分?(1)、分析比较春分与其他节气的与众不同。?(2)、出示图画,说说图意: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3)、交流讨论,学生汇报。?5、介绍节日清明、节气清明??(1)、请生交流清明作为节日的来历---寒食节的由来。?(2)、小组内讨论交流清明节气的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的特点和农谚习俗。?(3)、学生代表汇报,老师总结。?6、感知谷雨,了解谷雨?(1)、小组借助相关课外书籍探讨有关谷雨节气的知识。?(2)、反馈交流,积累迁移?(3)、师介绍“最美人间四月天”美誉的由来。?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结束语: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啊!每一朵花里,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就是一朵最绚烂的花!春天马上就要过去了,该有多少留恋和不舍啊,然而我们是真的一点也不遗憾,因为我们曾经诗意地走过来这个春天,以后,我们也将诗意地走过每一个春天!??板书设计:???百花次第开?孟春:立春???雨水?仲春:惊蛰???春分?暮春:清明???谷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