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跟着节气去探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他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以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四季的时序更替与物候变换。这是中国继古代四大发明之后,出现的第五大发明。他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既涵盖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等多学科知识,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和情感。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重大贡献。?学情分析:?以前,许多学生对外国节日津津乐道,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太熟悉。近期,“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的热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了解中国的历史,感受到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底蕴,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今天的生活。四年级的孩子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特别感兴趣,对于自然环境、生活习惯也十分好奇。于是孩子们想自主、合作、探究更多的有关节气方面的知识,《跟着节气去探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便应运而生了。?教学目标:?1、通过亲历观察生活实际的过程,获得积极意义的价值体现,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2、围绕日常生活开展调查、探究活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具有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生活的意愿。?3、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记住二十四节气,并了解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农事活动。?4、培养了孩子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教学重点: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归类整理。??教学难点:简单了解有关节气的知识。?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课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交流时可对二十四节气的内容稍作讲解,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记忆。课后还可引导学生查看挂历,看看每个月有哪几个节气,每个月的节气在哪两天,这中间有没有什么规律。让学生继续搜索相关资料。避免学生搜集的不全面或抓不到重点,我自己到网上彻底搜索了一遍资料。经过加工和整理根据我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生活经验有所选择了相关资料进行课堂交流、学生能够有所得。课前对学生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春天姹紫嫣红,夏天郁郁葱葱,秋天落英缤纷,冬天白雪皑皑,一年四季都有独属于她的美。那么一年四季有多少个节气呢?在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农民伯伯就是根据这个进行播种和收获的,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被誉为我国的“第五大发明”,那么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呢?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大贡献。?(二)新知探究?1、同学们,课前都搜集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带着你们的收获,带着你们的问题和大家交流讨论吧!?师出示图片,师简单介绍二十四节气的知识。?2.师出示二十四节气歌,让学生诵读几遍。逐句分别指名说说每句中所包含的节气,师综合学生的答案逐一显示正确答案。让学生认真阅读。?3.让学生具体介绍每个节气的特点。(结合课件)师适当点拨,补充说明。?(1)立春:春季的开始。?(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昼夜平分。?(5)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7)立夏:夏天的开始。?(8)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10)夏至:至是极致的意思。白天最长,黑夜最短,气温继续升高,表示炎热的夏天来临。?(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12)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13)立秋:秋天的开始。?(14)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天结束。?(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16)秋分:昼夜平分。?(17)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19)立冬:冬季的开始。?(20)小雪:开始下雪。?(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22)冬至: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寒冷的冬天来临。?(23)小寒:天气开始寒冷。?(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三)合作探究?学生交流自己收集了解到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资料,组长归纳总结问题,上台提出问题,全班交流。??一组组长问:什么是节气?你能按顺序说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吗??《咏柳》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气?立春?《清明》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气?清明?《山行》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气?霜降?《江雪》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气?大雪、小雪。?2.?二组组长问:?春季包括哪几个月?(2、3、4)?夏季包括哪几个月?(5、6、7)?秋季包括哪几个月?(8、9、10)?冬季包括哪几个月?(11、12、1)?3.?三组组长问:?在我国北方地区,什么节气白天最长?什么节气黑夜最长??哪个节气最热?哪个节气最冷??清明(扫墓)??立夏(吃蛋)??立秋(啃梨)??冬至(吃汤圆)?4.?四组组长问:?学习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你的收获??5.?五组组长问:?种瓜点豆是哪个节气?(清明)?喂养春蚕。(立夏)耕田插秧。(夏至)?收割水稻。(寒露)?一年有哪几个季节?每个月有几个节气?节气中有哪些双胞小兄弟??相邻节气相隔多少天??六组组长展示节气的图画,猜节气。?????(四)课堂小结?二十四节气凝聚着华夏祖先无穷的智慧,是我们老祖宗仰望星空发现的奥秘,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传统文化的继承在少年,希望我们勇于肩负这项使命。让这项古老的农耕智慧在现实社会中获得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申遗成功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让我们继续去学习和探究吧!?(五)作业?收集二十四节气其他知识、诗词等。?教学反思:?了解问题来源于日常生活,来源于家庭生活,能围绕日常生活提出问题,养成能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参与学习和生活的意愿。能在我的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出色,既记住了二十四节气歌,又学到了很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探索,提高对大自然客观规律的认识,加深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了解、赞叹。?但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我只重视了教学方式的呈现,没有在学生学习的方法上多多变换,说的形式缺少变换,孩子们兴趣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