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一、课程标准3-3列举文化传播的途径,了解历史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3-4列举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4-2列举古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贡献。4-3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6-4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二、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 知道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大致过程。通过复习,认识文明发展的多样性;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来培养以历史的眼光辨证地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学会从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历史过程和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通过复习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分析东西方在这一时期产生差距的原因。情感、价值观:通过对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复习,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对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教学难点: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告诉学生2005年7月11日中国正式将这一天定为“航海日”,提问:这一天跟我们古代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学生回答后指出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媒体炒得热,人们总爱把这一历史事件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比,由此导入复习课。 回答:郑和下西洋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代表当时的西方,一组代表当时的明朝政府.出示地球仪,,让学生重温郑和与西欧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操作后出示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航行地图. 个别学生上讲台在地球仪上指出航海家的路线。出示相关文献资料,然后提问:假设你们是当时的航海家或者说是政府,你们分别谈谈你们的航海目的? 有的以政府的立场,有的以航海家的立场回答提问:请你们继续谈谈当时的航海必须具备那些条件,还要带上哪些工具呢 思考回答提问:请你们各自谈谈自己的航海规模如何 我们就简单比较.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规模. 学生回答后出示总结性的表格.(通过对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角色扮演各自回答问题.出示相关文献资料和图片提问:你们的航海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又有哪些不足和负面影响 请你们双方各自为对方评价一番. 双方互相评价航海的影响.总结本节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