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六 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六 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下学期]

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六 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
课程标准
3—4 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3 列举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5—1 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化。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本课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选取变化最明显的交通工具作为切入点,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并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对比,更深刻地揭示社会进步、生活变化的原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要求学生通过自己耳闻目睹的生活事实,体会工业革命给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工业文明大家谈”这一框题,则是在有了基础认知后,进一步从其他方面进行探究,通过收集资料,写调查报告等形式深刻地全面地感受工业文明。
在教学设计中为尽可能的体现生活化,穿插一些对比性很强的材料来突出工业文明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从生活的变化中去概括原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所以本课应侧重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
教学目标
通过古今交通工具的比较,体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按专题收集素材的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回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培养尊重科学的信念和励志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探究如何按专题收集素材并进行分析概括。
教学过程
图片:中国政区图
计算:从嘉兴到北京有多少距离?(按直线距离算)
用以下不同的交通方式从嘉兴到北京要多少时间?
步行(以日行40公里计算) 计算结果:步行:约34天
骑马(以日行200公里计算) 骑马:约7天
汽车(80/小时) 汽车:17小时
高速列车(300/小时) 高速列车:约5小时
喷气客机(850/小时) 喷气客机:1.6小时
超音速客机(2200公里/小时) 超音速客机:40分钟
如果你想带一些嘉兴的时令水果到北京送朋友,用上述的交通方式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用步行或骑马的方式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嘉兴的草莓和柑桔经过那么多天会变质。如果用空运只要几个小时,味道依然鲜美。
对比:杜牧《过华清宫》: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爱吃荔枝,而荔枝容易变质,但是在那种条件下又不容易保存,所以唐玄宗下令千里飞骑,限令3天内到达。这给老百姓造成巨大的负担,负责运送的差官也时有中暑而亡。当时非产地的百姓更是难得一见。
而今,各地的市场都摆满了从全国各地甚至是外国运来的各式各样的新鲜水果。
说一说你在市场、超市是看到的外来水果?
思考:从原来的难得一见到美味荟萃,出现这样的变化,主要是什么原因?
主要原因是交通工具的进步,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大大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
阅读课本83、84页的3则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从材料一四幅图中看,但是人们出行主要靠什么?
主要靠人力、畜力或自然力
材料一的故事反映了人们的什么愿望?
人们要求提高出行速度,解除长途跋涉之苦。
材料二说明,是什么原因使人们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明创造的不断出现与应用使人们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所知,说说火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加速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提高了生产和运输的效率,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同时也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
和工业革命时代相比,现在又有什么新式的交通工具?
地铁、城市轻轨、磁悬浮列车、空中客车、航天飞机等
新式交通工具图片展示
思考:交通工具日新月异的原因是什么?
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改变生活
情境设置:A要给千里之外的B传达信息,在不同时代,他可以运用什么样的方式?
古代:书信
近代:电报
现代:电话,电子邮件
用上述的方式,B要多久才能收到?
在古代用书信的方式送信可能要一两个月,在近代用电报可能要几个小时,而今天用电话、电子邮件是光的速度。
图片展示:书信、电报、电话电子邮件
结合生活感受,分组讨论工业文明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物质生活方面:衣食住行用等。
社会生产方面:劳动工具、生产组织方式等。
精神生活方面:娱乐、学习、业余生活等。
生活中具体的进步,举例:
洗衣:手洗——半自动洗衣机——全自动洗衣机
住房:茅草房——砖瓦房——现代大厦
收割:手工镰刀——小型收割机器——大型联合收割机
总结:人类的生活与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勤奋学习,投身科技大潮,创造美好生活!
课后作业:完成调查报告——从__________ 看社会的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