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识 改 变 生 活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四个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太空时代)的重大科技发明。2. 技能目标:①通过列举身边的实例,来感受科技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②通过体会知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理解知识与文明生活的关系;③让学生学会从知识和学习两个方面来阐述教育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条件。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享受文明生活,更要创造文明生活。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知识如何改变生活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呢?对邓小平大家一定都知道,那么对袁隆平你又了解多少呢?[播放]:“袁隆平教授”的一段录像。[思考]:1、他的什么重大发明解决了亿万中国人的什么问题?(杂交水稻技术)2、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是什么的伟大力量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九单元《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去感受“知识的伟大力量”,共同来探讨“知识改变生活”这个话题。 [二]、探究新课:1、回首过去:[师述]:我们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那么今天的话题就让我们从古老中国的象征说起。[师问]:你们心目中的中国象征有哪些?[生答]:龙、长城、四大发明、黄河、长江、……[展示]:“长城图片”[师述]: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绵延万里的长城,犹如一条奔腾的巨龙,昂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中华民族不朽的象征。[师问]:烽火台在古代中国的作用是什么?[生答]:点燃烽火,以“烟”“火”传递军事消息。所以古人常把外敌入侵比喻“狼烟四起”。[议一议]:1、明朝初年,蒙古兵经常骚扰北部边疆,假如当时他们攻打到了长城之外,而明太祖正在咱们浙江视察民情,他要想获得相隔千里之外的军事消息,并诏告天下,抵御外敌入侵,可能会采取哪些手段?这样的手段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有什么弊端?2、假如明太祖生活在今天,他在浙江海盐巡游,要想准确了解军情,并向全国发布命令,可以用哪些办法?[答]1、 引出印刷术[师述]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被誉为过去两千年最重要的发明。[展示]:(图片):1、 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成为农耕时代科技发明的典范)2、 德国古登堡:创制近代铅活字印刷术,发明印刷机(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3、 王选教授:发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中国的印刷事业彻底告别了“铅”与“火”的年代,用“光”与“电”续写了辉煌。)[思考]:印刷术的发明、应用和改进对于知识的继承和传播以及现在学习生活有什么意义? 2、审视现在[说一说]:假如明太祖生活在今天,他在浙江巡游,要想准确了解军情,并向全国发布命令,可以用哪些办法?1打电话:工业时代2传真:3手机4电视传播5电脑 信息时代6互联网7收发电子邮件1、 卫星同步追踪 : 太空时代[讨论]:电脑和互联网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哪些作用?(分组讨论,小组长记录,派代表发言)[过渡]今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人类对科技进步和生活改善的要求是无止境的,人类的视野已不再局限于地球,开始把目光投向太空。3、展望未来[看一看]:播放一段从互联网上下载下来的“中国神舟号太空飞船”的录像,来了解中国航空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同时也感受一下高科技成果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享受。[思考]:1、中国已有多少神舟号太空飞船升空?2、哪一艘神舟号太空飞船首次成功地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3、这位“太空英雄”是谁?4、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现代人类超越地球束缚的航天科技成果?[谈一谈]你对未来太空生活的希望和奇思妙想(请展开充分的联想)。[共勉]:“自己再累,也要看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五要)”。[三]、小结:正是人类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使文明不间断地传承下来,并在不断地改变着社会的面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前进。我们要努力学习,学习掌握知识的方法,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以适应信息时代学习化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争取对人类社会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四]、作业:以“书籍带给我们什么”为题写一篇文章,结合自身谈谈读书的收获。【巩固练习】:一课一练 p【作业】:作业本p【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