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一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秦朝一统

资源简介

秦朝一统
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 朱安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秦兼并六国的情况,知道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正确评价秦始皇其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品《朝会》让学生体验和了解秦巩固统一的思考和具体的措施。根据课本和学生自己收集的有关秦始皇的信息,让学生小组讨论,评价秦始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始皇是一位功大于过的帝王。
学情分析:学生对历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历史学习还处在知识的积累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必要给予新的刺激,尝试运用历史信息进行简单的创作,保持或增加学习兴趣。
教学思路:本课以小品《朝会》将政治与军事上的统一措施进行内容上整合,以咸阳街头“楚人卖马”的情境,将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统一措施由学生体会,以角色体验,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白其统一的意义,最后是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本课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初步认识各种信息。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的能力,尝试进行历史的创作。养成“学以致用”的务实学风。
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英雄》主题曲
1、 导入:
展示“秦始皇兵马俑”图片,问:这是哪一处历史古迹?从这古迹中你能看出什么?(秦军阵庞大,再现了当年秦国军队从统一六国的威风场面)引入秦灭六国。
2、 新课
1、 图片展示秦灭六国的顺序,学生注意时间、顺序(“远交近攻”的策略),然后请学生讨论:秦能灭六国的原因?(商鞅变法使秦强大,各国没能联合,人民渴望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等)教师可点出,秦统一的意义就在于结束了长期的战乱,稳定了社会,为秦王朝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王嬴政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欣赏历史小品:朝会。
2、 学生表演小品“朝会”,其余学生认真看并思考,秦始皇的这次朝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提出了哪些措施?
教师点出:这就是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使大夫再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这就是君主制。这样就形成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就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是权力的中心,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历朝,基本上沿袭了这套制度。
过渡(同时也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应用):当时秦南方尚有越族尚未臣服,北方经常有匈奴南下扰民。在这套制度下,由谁决定南征越族,北拒匈奴?为什么?此时他会把这任务交给谁来总负责呢?为什么?(太尉,管军事)结果在南征时,发现因为路途遥远,出现军粮运输困难;北伐时因匈奴是游牧民族,打了还来,怎么办呢?(灵渠,长城)这事会由谁来负责?为什么?(丞相,行政)
展示灵渠图片,学生寻找位置,沟通水系,教师补充:灵渠的工程非常艰巨复杂,每隔一路段设置一个"斗门",这实际上是现代的梯级船闸的设计方法。我国用这个方法开凿的灵渠比美国所修的巴拿马梯级运河早两千多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尚能灌溉四万多亩田地,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才能。
展示长城图片,提问:长城的起止点。(长城东至辽东,西到临洮)绵延万余里,后世称作“万里长城”。请学生评价(万里长城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骄傲。)
师:开凿灵渠,南统越族,使秦朝拥有了一个广阔的疆域。查看地图,了解疆域四至。
3、 历史故事:楚人卖马(母)
学生分析出现故事中的这种状况的原因,及如何解决?引出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修驰道等。
4、 出示材料:“史海沟沉”: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全国烧毁秦国史书以外的有关其他各国历史的书籍,和《诗》、《书》及诸子百家著作。民间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可不焚烧。第二年,他又把议论指责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事件。
问: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焚什么书?
七嘴八舌:一“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暴政,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二秦始皇这项举措有利于统一,值得肯定。你认为该如何评价“焚书坑儒”呢?
5、 小结秦始皇统一措施
5、角色体验:
1)朝廷官员:“回想西周时期,国家行分封制,诸侯各据一方,有很大的自主权。在秦代所行的是”郡县制“,所有地方事务也得上呈中央政府裁决,我们无权过问”
2)秦始皇:哈哈哈,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于手中------朕要建立一下集全国大权于一身的政府,事事亲力亲为,所有官员由朕任命,包括中央官员 的首领“三公”,朕决意要将所有政务、军事、监察大权集于一身!
想一想:你认为秦始皇的做法对于维持国家一统可行吗?为什么?
3)民工小虎:明天我便要起程,往北方去替皇上修筑长城了。为了国家的边防,作人民的要尽责也无可厚非,然而听说这条“万里长城”工程实在浩大,我当心不知能否承受这份劳役--------
想一想:修长城对国家的利害
角色创作:如果你是当时的儒生,你会说些什么呢?(考虑到时间的原因,将其作为作业,让学生对历史信息进行简单的创作)
6、方法指导: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要把历史人物的功过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分为二,切忌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作出正确的论断
2)要把这一人物的所有事例全面的了解,不能友偏概全.
亮出你的观点:关于秦始皇的功和过,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的人盛赞他为 “千古一帝”,有人则咒骂秦始皇“以暴虐为天下始”。你是怎样看的?请亮出你的观点。
成长历程:(略)
附一:历史小品《朝会》
旁白:秦王统一六国以后的一天,召集群臣商议治国之事。
秦王:我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一统天下,建立了千秋基业,今与大家商量国君该如何称呼?
李斯(满脸堆笑):大王的丰功伟绩,亘古未有,即使三皇五帝也不能与大王相比。
秦王眼前一亮(电脑前按动鼠标):妙哉! 妙哉!吾统一天下,德盖三皇,功过五帝,那就称“皇帝”吧!以后吾自称朕,命令称为诏,印称为玺。朕就是秦始皇,子孙是二世,三世-------代代相传,以至千世万世。哈!哈!哈!朕要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
大臣甲:大王,哦—不(轻拍自己的嘴巴),皇上。这三个官职具体负责什么?
秦王:李爱卿,你来替朕给大家解释解释。
李斯连忙走到电脑前按动鼠标: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下设有丞相、太尉、御使大夫三公。丞相主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太尉总领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他们由皇上任免,当然必须对皇上负责!这样就可在中央形成君主专制!
(群臣恍然大悟)
王绾:皇上,地方上该如何处理。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
李斯匆忙接过话来:皇上臣以为万万不可!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后来却象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无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沿用我们的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首,县的长官叫县令。他们都由皇上来直接任免,受丞相管辖!这样我们通过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就可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可有效避免诸侯割据局面的再现啊!
秦王:好!好!正合朕的意思,从此废除分封,设立郡县。退朝!
附二:
历史故事:楚人卖“母”(马)
一位来自遥远的楚国的商人准备到咸阳出售他的千里马,一路行来发现各地道路宽窄不同,路障横立,很是辛苦。到咸阳的街头,他选好了位置,放下行李高声喊道“卖‘母’吆,良种的千里“母”吆”。不一会儿,围观了很多人,可是没有人听懂他在吆喝什么,无耐之下,他只好拿出纸笔写下一个大大的 “马”字。围观的人看了之后更加不知所以然,这时来了位曾经到过楚国的商人向人们解释说是卖马的,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过了一会,有一个老者有意思买他的马。于是,楚人带着老者来到了他拴马的地方。……“果然是匹好马”……。交易很快便谈成了。老者解下身上的布袋取出一串貌似刀子的东西数好数目交给楚人。“这是什么,你用刀子换我的千里母?”老者一脸的疑惑。“刀子???我们燕国平常就用这个买东西的,那……那你们的钱是什么样儿的。”楚人掏出一把“石子”。“这不是石子吗,山上多的是,这也可以买东西吗???……结果可想而知,楚人的马没卖掉,燕国的老者也没买到中意的马。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故事中的情景呢?如何解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