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永远面对的选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本课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体会到我们的生活是从消费开始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它引导学生关注个人与经济的关系,是本单元讲述经济知识的起始课,也为今后深入学习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本课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两个问题:其一,我们的生活是从消费开始的,主要解决“什么是消费”的问题;其二,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消费行为就是在市场上购物,主要解决“消费什么”和“怎样获得消费品”的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观察生活实际的过程中,明确我们的生活就是消费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了解我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是如何供给的,进而感受市场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描述城乡生活图景和产品生产“旅程”的活动,培养对生活细致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在体会市场中买卖的既有商品又有服务时,又可以初步掌握对事物进行区别与对比的认识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所享用的商品和服务,要经历无数生产环节才能到达消费领域,其中凝结了众多人的劳动,培养珍惜劳动产品、珍惜物质财富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生活从消费开始,我们进入经济生活最初和最稳定的角色就是消费者。市场是我们获得消费品的主渠道,在市场上购物是最常见的消费行为。教学难点:什么是消费?即为满足生活需要而享用物品和服务的过程。●教学方法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以“消费”和“市场”为讲授的主线,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师分析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课堂讨论与事例列举并重,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验浅显的经济学道理。●教学准备制作PowerPoint课件,展示产品生产的动态过程,补充更多关于日常生活和市场活动的图片。准备足够的不同价位的糖果,分装在纸袋中,保证学生人手一袋。另外准备小纸条若干(每个学生5张)。教学流程整体构架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叙述】在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生活,也体会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社会生活中有一项重要内容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那就是经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经济生活中同样存在着规则。今天开始学习新的单元,它将帮助我们了解经济生活、了解经济生活的运行规则。(新课教学)【提问】当我提到“经济”这个词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总结】大家的回答都表达了自己对“经济”的感受,所列举的也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这些活动或现象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回答略。【叙述】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事实上,我们常见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都与社会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这四个环节中,生产是最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其他三个环节。一个时代的人们所能达到的消费水平,取决于那个时代的生产发展水平,类似的许多实例都证明了“生产决定消费”的道理。【课件演示】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演变情况。【承转】对我们来说,最熟悉和直接参与的经济活动是“消费”,而进入经济生活的共同身份就是“消费者”,这也是我们最无法回避的角色。我们的生活正是从消费开始的。【板书或投影】消费,就是为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而享用物品和服务的过程。在此,教师应提醒学生把个人生活经验与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实际状况区分开。个人的生活离不开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活;从社会再生产来看,则是先生产再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提问】大家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这些东西是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的吗?学生回答略。【叙述】对。正是经过市场的交易活动,我们得到所需的生活日用品。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感受“经济”、体会“市场”的作用。【活动】把全班分为6个组,每组8个人。每个同学领取一个装有糖果的纸袋和5张纸条。宣布活动程序和规则。第一步:打开纸袋,等老师宣布开始后再打开看,看完后在一张纸条上写下自己的“满意度”(用1—5五个数字表示,其中最满意用“5”表示,最不满意用“1”表示,依此类推),并交给老师。第二步:看一看小组内其他同学的纸袋里都装了些什么。看完后在一张纸条上再次写下自己的“满意度”(方法同上),并交给老师。第三步:用自己纸袋里的糖果与本小组其他同学交换,交换务必在双方满意的情况下进行。交换完毕后,在一张纸条上第三次写下自己的“满意度”(方法同上),并交给老师。第四步:用现在自己纸袋里的糖果找对应小组(单数组找单数组、双数组找双数组)的同学交换。交换同样要在双方满意的情况下进行。交换完毕后在一张纸条上第四次写下自己的“满意度”(方法同上),并交给老师。第五步:用现在自己纸袋里的糖果在全班范围内找任意同学交换。交换完毕后在一张纸条上第五次写下自己的“满意度”(方法同上),并交给老师。到此学生活动结束。教师根据下表计算每次交换后的满意度的总分值,并在活动结束后公布。满意度 总分5 4 3 2 1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注:“满意度”下的5列空格填写人数,“总分”一列填计算结果。如全班48人某一轮中“满意度”为5的有10人、4的有12人、3的有14人、2的有7人、1的有5人,则总分为10×5+12×4+14×3+7×2+5×1=159。一般情况下,除第二轮外,其他各轮的满意度的总分值都会呈上升态势。【提问】通过这个活动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略。【归纳】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好。这个游戏让我们体验了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市场交换活动,也让我们体会到: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交换可以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更多的满足。(课堂小结或总结拓展)【总结】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我们初步了解了什么是“经济”,懂得了“生产决定消费”的道理,同时体会到自己的生活是从消费开始的。作为消费者,我们的消费活动离不开市场。在candygame(糖果游戏)中所感受到的快乐与满足,正是经济生活给予我们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经济!教学提纲第一课 永远面对的选择一、生活从哪里开始1.消费(1)什么是消费(2)生产与消费2.市场(1)消费离不开市场(2)市场交换的意义注:教材中本课还有关于“商品和服务”的知识点位,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放在下一课时中完成。具体见第二课时的教案。问题研讨本课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即“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我们通常都会告诉学生,这个原理的内容是“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但是,在教学中对于这个观点的分析应该是全面的、辩证的。如果机械地、形而上学地固守这种理解,必然走向理论的反面。因为决定作用只是在出发点上方有意义。在实际运动过程中,两者的关系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生产决定消费,而消费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消费对生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宏观层面上看,表现为消费萎缩、市场疲软、生产低迷是一个定律;反之亦成立。从微观层面上看,消费方式、消费内容、消费的结构都制约着生产状况。如消费时尚的引进、消费方式的改变、消费理念的创新,能够引导生产的发展。可以说,破坏一种生产,没有比破坏一种消费更直接。多年来,我们在理论上忽视消费的积极作用,片面宣传艰苦朴素,抓生产、压消费,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以至于最终生产也没有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消费的作用越来越引起普遍的关注,消费经济也必然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这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