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永远面对的选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整体感知)本课时主要分析了人们在购物时所受到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价格的变化,帮助学生认识到了解价格变动的规律、以及其他影响购物的因素,对人们购物是有帮助的。人们必须选择合理的购物方式才能实现“物美价廉”的目的。学生懂得这些基本原则,将对其消费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市场价格的变动,了解影响人们购物的种种因素,将其对“物美价廉”的追求理性化,培养学生成为理性的消费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懂得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变动实际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了解人们的购物活动还会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购物的技巧,追求物美价廉。(2)过程与方法:通过系列课堂活动,体验市场、体验消费、体验价格变化,并逐渐从中总结合理的购物方法,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合理的购物方式”不仅是参与经济生活的经验总结和智慧所在,更体现了符合传统美德的消费观念。量入为出、节俭、从实际需要出发、不盲从,都是正确价值观的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什么是合理的购物方式。教学难点:价格与供求的制约关系。难点突破:分别通过“畅销商品”活动和课本第67页的教学活动来完成。●教学方法(1)“订购汉堡包”──感受在市场上不仅可以买到商品,也能买到服务;(2)“我们周围的市场”──认识自己身边的市场类型以及其中交易的商品;(3)“畅销商品”──了解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4)“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课本第67页问题)──尝试寻找价格变动的规律;(5)“影响购物的因素”(课本第68页问题,可作课后作业)──总结人们的购物活动。●教学准备印发《课堂活动列表》,供各小组上课时使用。活动1:订购汉堡包请列出小组订购度等到汉堡包的详细过程:☆ ☆ ☆☆ ☆ ☆☆ ☆ ☆活动2:我们周围的市场市场类型 在其中交易的商品和服务活动3:畅销商品商品名称 畅销的原因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提问】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商品都有哪些?大家想一想,如何才能得到它们?学生回答略。【归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大致可以分为衣、食、住、行等类别。我们要得到任何一件商品,都必须经过买、卖的过程。买和卖就是典型的市场交易活动。只有通过市场活动,才能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消费品。由此我们可以把参与市场活动的人们分为买方和卖方。【承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重新认识身边熟悉的市场,以及发生在市场中的各种活动和变化。(新课教学)【活动】假设我们中的一位同学要在自己的家中开party,他想订购汉堡包来招待本组的同学们。大家想一想,我们订购并最终享用到汉堡包要经过哪些环节?请各组分别讨论,填写《课堂活动列表》第一部分。分组讨论略。各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可以由一组主要回答,其余小组补充细节。主要细节包括:我们(买方)──打电话、确定品种和数量、等待送餐、享用食品;汉堡店(卖方)──下单、备料、烘烤、制作、包装、送货上门。【归纳】我们所支付的款项中,一般应包括两项内容:商品本身以及相关的服务。比如订购汉堡包,我们所付的钱中既包括汉堡包本身,也包含快餐店提供的服务。因此,消费者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商品,也可以买到服务。【承转】我们订购食品时,已经在参与着市场交易活动。可见,要满足生活需要就离不开市场,而我们身边的市场又是多种多样的。【提问】请大家列举出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市场?在这些市场中交换的商品各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活动】分组讨论,填写《课堂活动列表》第二部分。各组汇报讨论结果略。【归纳】我们周围的市场有很多种类,如超市、百货商场、菜市场、电子市场、证券市场、劳务市场、建材市场等。其中交易的有消费品、有服务,也有生产中必需的原材料等。【叙述】类似的专门化市场,在我国古代就已存在,现在则更加繁荣。进入信息时代,市场也出现了新的类型──电子商务。大家能否结合自己网上购物的经验说明电子商务有什么优点,并尝试着预测其的发展前景?学生回答略。若条件允许可以由教师或学生在课堂上演示网上购物的流程。【承转】在市场上,我们可以买到不同的商品满足自己的需要。在市场上,我们也会发现有些商品能获得许多人的喜爱,成为一段时间里的流行商品或畅销商品。【提问】请大家列举出三种当前十分流行的商品,并思考它们流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活动】分组讨论,填写《课堂活动列表》第三部分。各组汇报讨论结果略。【提问】各组归纳得都很好。大家想过没有,一种商品一旦在市场上畅销,它的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回答:一种商品一旦在市场上畅销,它的价格将会上涨。【归纳】对。如果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供给没有相应变化的话,它的价格就会上涨。【提问】那么,当此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之后,又会对它的供给与需求产生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价格上涨之后,这种商品的供给可能。会增加,需求会减少。【归纳】可见,价格的涨与落,缘于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制约。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的购物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了解价格变化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消费中节约资金,尽可能多地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只有“少花钱、多办事”的购物方式才能被称之为“合理的购物方式”。【活动】分组讨论,回答课本第67页的问题。【叙述】根据大家的回答,我们可以总结出几条合理购物的“锦囊妙计”(参见课本第68页):一是量入为出,二是节俭,三是不盲从。(课堂小结)【总结】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对于身边的市场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市场可以满足我们每个人的消费需求,而市场上价格与供求的变化多端,也时刻提醒我们要做一个冷静而有智慧的消费者。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学会“合理购物、理智消费”!(布置作业)【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后以书面形式回答课本第68页的有关问题。教学提纲二、合理的购物方式1.价格与合理购物(1)价格变化原因(2)价格变化情况2.什么是合理的购物方式(1)量入为出(2)节俭(3)从实际需要出发、不盲从注:出于活动设计和开展的需要,本课时的教学活动未完全遵从教材结构,涉及了前一课时的部分教材内容。问题研讨“购物”是生活中常见的经济活动。教学中谈到的“合理的购物方式”是一些最基本的原则。而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细节值得我们体会和把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这些具体的购物行为展开课后的调查、访谈和讨论。在师生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将其进行归纳。例如,可以借用一下新闻业术语“五个W”来总结怎样购物省钱又合算:Why(为什么要买)家庭消费中,第一是生活必需品消费,如吃穿;第二是维持家庭生存的消费,如房租、水电费等;第三是供给家庭成员发展和时尚领域的消费,如教育投资、文化娱乐消费等。这三种消费对每个家庭而言都是合情合理的。一般说来,家庭的月收入首先要保证生活开支,而后才能考虑发展消费与享受消费。杜绝攀比跟风要贯彻始终,否则,以人之入量己之出,势必使消费结构偏离健康态势,导致捉襟见肘。What(买什么)合理的家庭消费结构必须根据收入情况来确定。从生存性需求来看,柴、米、油、盐等属于非买不可的物品;从享受性需求来看,高档食品、精美服饰要与自己的经济实力相匹配。When(什么时间去买)任何商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因此,生活中的消费应当注意节奏的把握,尽量避免在过时消费品上花钱。不急用的物品,也不要“赶热闹”盲目消费,不妨把闲散的钱存入银行以应急,等到市场饱和时再购买,就能一块钱当两块钱花,大大提高家庭消费的经济效益。Where(到什么地方去买)稍微动点脑筋便能猜到:土特产品在原产地购买,不仅价格低廉,而且也货真价实;进口货舶来品在沿海地区购买,往往比内地花费要少;即使在同一地方的不同商家,也要做到“货比三家”。Who(什么人去买)在家庭消费上,女性可谓绝对地当家做主。女性除了自身的消费外,父母、子女、丈夫等家人的生活需求也大多由她们来安排满足。但如此“一刀切”似乎也不合理,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买食品、服装和床上用品等,做妻子的往往比丈夫精明;而购买家电、家具等耐用消费品则做丈夫的比妻子内行些。老祖宗的教诲不可不听,所谓“大富由天,小富由俭”,只要懂得精打细算,就不愁做不好家庭消费这本明细账。看似平平淡淡的似水流年,在柴米油盐之间却颇能给人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就感,就算是一根萝卜一把青菜,也能品尝出无穷滋味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