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了猿的特点,山顶洞人面貌则同现代人基本一样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则已会人工取火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生产工具有了明显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2、推动了社会手工业的发展,如制陶、纺织等3、促使农业村落的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19世纪末,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岩壁上发现许多动物的形象,反映了当时这里人们的狩猎生活。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制作了项链,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也有了宗教意识。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半坡遗址出土了小口尖底瓶,证明形成了科学知识的萌芽。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文化特点的异同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自然环境 黄河流域、气候干燥、河流较少 长江流域、气候湿润、水网密布建筑样式 半地穴式 干栏式农作物 小麦、粟 水稻驯养动物 猪 牛制作陶器 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 黑陶(黑陶钵)为什么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 ?(为什么炎帝与黄帝被称为华夏族人文初祖)(P17-18)1. 炎帝与黄帝的部落联盟形成了日后华夏族的主体;2。他们的发明创造从物质,精神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我们为什么要拜谒黄帝陵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对同根同源的祖先的拜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内在凝聚力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文物古迹1. 政府要加大保护力度和资金投入2. 加强文保宣传,增强人们文物保护意识四大文明古国建立统一国家的时间、建立者和古文明发祥的流域(P26)自我测评第一题文明产生于大河的原因:邻近大河流域,水资源比较丰富,地势平坦,气候比较湿润温和,土地肥沃,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定居和生活,从而产生了文明。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如,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可见,法典具有十分鲜明的阶级性,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和平民统治的工具。(P34-35)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大方鼎,最大的精品是四羊方尊在古代埃及阿蒙神成为王国的保护神。古埃及科学上成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源于这种历法)。四大古文明中哪些成果对现在还有直接影响(P43 自我测评第一题)1. 古埃及的历法2. 西亚的星期制度3. 古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4. 西亚的60进位法5. 古埃及的几何学,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等面积,推算圆周率为3.16; 古埃及的解剖学;中国的文字等;真正的文字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雅典民主制(P51-52)产生原因:海上交通便利,商业贸易使城市繁荣起来。雅典的民主制具体内容(表现):1 公民大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 ②“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国家日常事物3 陪审法庭 ——最高司法机关 雅典人发明了陶片放逐法评价:具有两重性:积极方面,它可以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积极的参政议政;从消极的方面看(局限性),这一民主制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民主统治阿拉伯文化的突出特点:(P61-63)阿拉伯文化在当时具有领先的地位和融合的精神。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它是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鲜明的特点,又有很强的包容性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它也把中国和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阿拉伯文化在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比较世界三大宗教(P64)自我测评第三题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 创始人是乔答摩.悉达多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 创始人是耶酥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是穆罕默德补充:产生于我国的宗教——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创始人是老子分封制和宗法制关系和作用(P71-73)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作用: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结合起来,密切了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和对周边民族的影响力礼乐制度的作用(P73)商鞅变法(P75)立木取信:令出必行,取信于民。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所提倡的“诚信”完全一致,说明了自古以来,诚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内容有: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劳役;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结果是: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1.周政权衰落,富有学识的士人流落民间传播知识,形成一相对独立的士人阶层,为诸子百家形成和争鸣提供了人才。2.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革,产生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为百家争鸣创造了客观环境诸子百家简表 (P76-77)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儒家: 孔子 “仁政”、“克己复礼”、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富贵……道家 老子、庄子 一切事物有对立面且可互相转化、“无为”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法家 韩非子 “法治”、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兵家 孙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 “事备而后动”为什么法家在秦国受到重视?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强化国君专制权力;同时,为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当时社会需要,自然受到青睐,而老子、孟子思想遭冷落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P78-81)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上: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地位,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统一思想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南统越族开凿灵渠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秦始皇功过掺半,既是千古一帝,又是暴君。一方面,秦始皇统一六国,确立了皇帝制度和郡县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等;另一方面,他焚书坑儒,破坏了文化,滥用民力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秦朝的快速灭亡。汉武帝在位时的政绩(P83-87)1.颁布“推恩令”,解除王国的威胁2.加强监察制度,加强皇帝权威3.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在全国推行儒学教育,实现思想一统4.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5.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与各国往来6.加强对东南、西南等边疆地区的管理西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京杭大运河:(P101-103)隋统一后隋炀帝派人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北到涿郡,南到余杭。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一方面应肯定大运河在客观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解决了南北的交通,加强了统治,使沿线城市迅速繁华起来;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他开凿大运河一个很重要目的是满足自己巡游江南的愿望。此举征发了大量民工,耗费了大量物力财力,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P99-100)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从长安往西,经中亚、西亚,直达欧洲的交通大道叫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中国的丝绸、陶瓷、铁器、漆器等商品通过这条道路运到西方,西方的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运到西方;丝绸之路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西方的宗教、古罗马的魔术表演、西方的马球游戏等传入中国;总之,丝绸之路沟通了欧亚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宋元时期重大科技成就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火药广泛应用与生产生活,增添了人们生活的趣味,火药武器将人类战争由冷兵器时代推进到热兵器时代,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3.指南针的应用,提高了人类航海能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也受惠于指南针的导航。4.棉纺织技术的推广,为广大人民提供了合适的衣料,提高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P91-93)1 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致力发展生产,2 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3 沿用并完善隋朝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笼络治国人才4 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洽发展。5 励精图治,注意节约所以在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增强,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思考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P93)唐朝前期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有哪些? 1、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2、统治者调整政策,减轻农民负担 3、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4、人民辛勤劳动等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P121-122自我测评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起止时间,原因开始于唐朝后期,到南宋时期最终完成原因 1.北方战乱,经济破坏严重;南方相对和平,2.北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3.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4.中原传统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南移也促进了这一进程.为什么元代出现这样一个空前开放和交流的局面 元代疆域空前辽阔,交通发达 ,为实行开放提供了便利条件朝廷鼓励各国商人来华经商,对各种宗教实行兼收并蓄政策元代的开放和交流表现在哪些方面 海外贸易繁荣(瓷器、茶叶)中外科技交流达到高峰中外人员和民族融合达到高峰伊斯兰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并传播开来从西周到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与交往主要有哪几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和周边民族的战争和融合;两汉时期汉族和匈奴等民族的交往;东汉末期开始少数民族内迁及与汉族融合,隋唐时期,汉族和周边各族往来密切; 元代是民族融合高峰期,产生了新的民族“回族PAGE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