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知识掌握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对外贸易的增长等。2.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对盛世背后隐藏的危机的分析思考培养学生阅读观察,分析,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格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德育目标::通过对明清经济繁荣以及对中国以往的封建王朝盛世的回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盛世背后的危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教材分析与处理,学情分析与对策1.教材与学生的简要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即工业文明即将来临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采用了探索式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即时的引导,点拨。2.明确“四点”重点:明清盛世的表现难点:盛世背后的危机德育点:通过对明清盛世以及中国的各封建王朝的强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盛世背后危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创新点:(1).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加强对知识的前后连贯,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在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设置挑战性的问题,开发学生思维。教学设计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猜测,组织讨论,合作交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后汇报成果,得到结论后进行总结,及时进行反馈和反思式总结。教具的选择和使用目的 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和动画演示化解知识难点,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既作为教的工具,也作为学的工具。板书设计最后的盛世1.明清经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2。中西对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音像资料导入:教师播放北京风光片段,让学生说说这是哪个城市,然后结合七年级学过的内容,说说对北京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我们知道北京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历史上明清两朝的都城。今天的北京有很多建筑都是那时保留下来的,那么我们对历史上的明清两朝究竟了解多少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入时光的隧道,回到几百年前,看看当时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二.师生互动、提炼教材师:走进明清两朝,先睹其经济。师:要分析一个朝代的经济我们一般是从哪几个方面去分析?生: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师:对。接下来就请大家快速的阅读教材,找出教材中明清时期的经济状况。生:(阅读)……师:好!阅读好了之后请大家在自己的讨论小组内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找出组内其他成员的不足,有疑问的组内讨论和交流。师:走下课堂,在各个小组巡视进行一些指导。师:教师不时补充说明:在查找信息时可以从正文、阅读卡、阅读材料、图片、问题以及课本之外的材料都可以作为我们的佐证。三.互动交流、落实重点、培养竞争意识师:各组分别阐述自己合作以后的本组的阅读信息。师:按惯例搞小组分组竞赛,看哪个或哪些找的更准确、更完整全面。师:评比小组评出各个优秀表现小组和各项“最佳”,有目的的对部分缺乏自信的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挖掘。师:老师这里也结合各个方面的信息找到了如下信息供大家参考和佐证:(打出幻灯片)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农业的发展①、明清时期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②、新航路的开辟使高产作物传入中国。③、人们的大力开垦土地,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湖广熟,天下足”)从民谚的变化可以感受到明清经济发生了从农业向手工业的转变的繁荣江南地区不少人从事丝织业。松江一带的棉纺织业发达,人们将产品进行了市场交易,商品经济发展起来。(3)、商业的发达①、出现了一些资本雄厚的地方商帮,如徽商、晋商。②、许多农村发展为工商业市镇。③、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的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位。生:(补充)师:(引申)问:从明清的经济状况可以看到当时中国的经济是 否繁荣?生:繁荣,尤其是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师:是的,这里老师套用宋丹丹的一句话:“那是相当的繁荣!”生:哈哈哈四.师生互动,解决难点,落实德育目标,升华主题师:古老的中国是多么的强大、多么辉煌!堪称盛世!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师: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从秦朝开始历经汉、唐、宋、元、明清都一直是领跑于世界,但是到了明清时期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刚刚接触到过的西方在发生着怎样的巨大变化?师:(出工业文明的来临时的西方图片)让学生回忆前面刚刚学到的内容生:……师:帮助回忆总结(打出图片)经济:西方各国的工商业逐渐兴起,手工工场逐渐取代手工作坊,商人的地位不断提高。思想: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从近代科学的诞生到启蒙运动的兴起,人们的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与此同时,西方殖民者纷纷开始向海外拓展殖民地。在上述变化的基础上,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西方一些国家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师:这样一来,对比之下,我们的盛世还会再来吗?生:不会。师:是的,随着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封建制度已相对落后。资本主义的血腥本质决定中国的盛世已经不会再有。已经是最后的盛世!(升华)师:(打出图片)老师这里引用了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运用具有美感的风光图片,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给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空间,一下子把学生从课外带入课堂。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内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生的自信!以利于形成他们完整的人格。老师给出知识筐架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补充老师的遗漏,搭建师生平等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用经典小品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德育目标。升华主题,落实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