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制帝国5:5-3◆教材分析《专制帝国》从专制国家机构、文字狱、科举考试及社会生活领域的专制等方面,重点描述了明清时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此外教材还补充了反对专制皇权的思想家的内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明清时期的思想发展状况。◆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初二学生极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并且能以批判、比较的方式对事物进行理性的思考,因此,如何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是本堂课的教学定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皇权的有关史实;了解中西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主要思想家的思想。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全面的观点,分析我国明清统治者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利弊;运用比较法分析中西方封建专制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的异同点。3.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当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已走到了末期,君主专制已趋腐朽和没落;认识到八股取士、文字狱、禁止世俗文化对人才发展、思想进步和社会进步的危害。◆重点难点重点是明清时期封建君主制度的加强。教师借助课件,播放幻灯片,展示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掌握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皇权采取的措施。难点是明清统治者加强君权的消极作用。组织分析讨论或争论,让学生理解加强专制皇权,大兴文字狱,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厂卫机构,成为镇压人民的工具;八股取士,给人才发展、思想进步和社会进步都带来了危害。◆教学准备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给学生布置作业:收相关的材料;讲故事准备。◆设计理念遵循社会新课标中“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提供解读分析、讨论争辩的机会,培养学生展示自我、与人合作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展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系列图片,思考题:①在英美法三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三个国家纲领性的文件是哪些?(生: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②启蒙运动与这三次资产阶级革命有何联系?(生:奠定了思想基础。)③在欧美主要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中国是如何发展的?有没有像欧美那样?(中国依旧走封建统治道路。)鼓励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归纳,引入新课,展示课题:专制帝国。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欧美经过几次资产阶级革命,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展露无遗;而中国依旧走自己的封建统治道路,这也是中国在工业文明大潮中逐渐落伍的原因之一。☆新课学习1.明朝专制措施教师请课前做了准备的两位学生,讲述明太祖与大臣钱宰和宋濂的故事,听完故事,教师问:假设你是大臣钱宰,当明太祖朱元璋这么问的时候,你的心里会怎么想?(皇帝怎么会知道我家里的事?)如果这位大臣宋濂稍有性格,撒了谎并未说明实情,那结果会怎样?(难道皇帝在怀疑我不忠心?)鼓励学生小组讨论,自由答题,教师稍作点评,帮助学生理解。设计意图: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阐述史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讨论答题,让学生能更清楚地知道明朝统治者采用各种手段,加强对官员思想和行为的控制,竭力维护专制皇权的史实。教师提问:明朝为了加强专制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具体是如何实施的?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整理出答案,派出代表在班上展示答案,并作适当的解说,比一比哪一组解答得最合理,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推选出优胜组。在学生讨论、答题、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并展示要点(①废丞相权分六部――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②厂卫特务机构――朱元璋让保护皇帝的军队锦衣卫兼做秘密警察,负责监视、侦察臣民的言行。后来明朝皇帝又建立了专门的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由宦官负责,可以肆意侦察、逮捕、审讯臣民。东厂、西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③ 廷杖制度――采取“廷杖”的刑法,来处罚官员,即在殿廷上挨板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设计意图:让学生分组讨论,在班上展示探究成果,参与评价,给学生提供思维、表现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明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① 废丞相权分六部;② 厂卫特务机构;③廷杖制度),认识到此时的厂卫特务机构,已经成为镇压人民的工具。2清朝专制统治措施教师展示思考题:清朝为了加强专制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具体是如何实施的?鼓励学生看书思考,小组讨论,自由答题。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和补充分析,同时展示要点:①设立军机处;②大兴文字狱;③八股取士;④控制世俗生活。教师继续提问:①军机处的设立说明了什么?②统治者为什么要大兴文字狱?③采用八股取士有哪些弊病?让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可以争论或驳斥不同观点。在学生充分讨论和发表不同观点后,教师进行点评和小结:①军机处的设立,表明清代皇权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提高,皇帝具有绝对的权威,军机处是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产物;②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为了以更加严密的方式控制人们的思想,并达到打击异端、强化皇帝权威的目的;③八股取士给人才发展、思想进步和社会进步都带来了危害。设计意图:提倡学生小组讨论,自由答题,允许学生争论,驳斥不同观点,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学生在讨论、争论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清朝加强专制皇权措施的目的。3.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教师展示思考题: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是所有人都顺从统治者的意志?②有谁敢干反对专制皇权?③那么黄宗羲的主要主张是什么?④这种主张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让学生看书或小组讨论,然后自由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作点评和小结,展示要点: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顺从;黄宗羲就敢于反对;主张反对君权神授;黄宗羲这种新思想冲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思想,对专制皇权是一种挑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答题,理解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学者们对君权神授思想的批判,以及对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的影响。☆课堂拓展教师展示思考题(课本P.41、44上的问题):①同时代欧洲有哪些启蒙思想家?②黄宗羲的思想与他们的思想有什么相似之处?③明清时期与同时代的欧洲相比较,有哪些异同点?启发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口头回答,随后教师进行点评和小结:①与明清同时期欧洲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孟德斯鸠等;②他们与黄宗羲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都反对君主专制统治,批判君权神授的思想;③中国思想控制十分严密,西方则在思想文化领域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文艺复兴运动、近代科学的产生、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明清时期思想界出现的新现象,使学生对专制帝国下的反专制思想的出现能加深认识;并在世界历史背景中,寻找同时代的东西方思想界的异同,认识东西方走各自的发展轨道。☆新课小结教师鼓励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点评小结,使学生能更好地消化本堂所学的知识。◆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上的相关练习题。◆教学特色大致可归纳为三点:① 以教材为本,补充相关资料;② 学生积极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③ 学习氛围轻松、愉快,人人参与,畅所欲言。PAGE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