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说课稿曹桥中学 邓云峰一、说教材(一)本课的地位本课的主题是“全球性的震荡”。教材以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其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为典型事例,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展示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曾遇到过的重大挫折。从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看,“全球性的震荡”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初期不适应的表现,其中经济危机又是引发战争的一个原因。本课时的内容为“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在此目中,教材首先概括了一战的简况(发生时间、战争性质、参战国家、卷入人口和伤亡人数),让学生了解一战带来的灾难;通过分析漫画和德国统治者的言论,思考“一战发生的主要原因”;然后以一战中的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为例,凸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并展示了一战中坦克、飞机等武器图片,引出“20世纪战争空前残酷的原因”和“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等话题。教材接着概括了二战的简况(发生时间、战争的发动者、卷入人口和伤亡人数);尤其点明二战的性质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斗;课文在阅读卡中介绍了“法西斯”一词和《安妮日记》一书,进而列举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揭露了法西斯对人类文明犯下的累累罪行;同时组织图片和笔墨介绍战争中正义力量如何与邪恶势力搏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二战著名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德意日的投降和联合国的创立,暗示了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以及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共同的危难,维护世界和平。(二)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以下三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起因、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规模和如此严重的灾难;学习将历史事件与时代背景相联系,拓宽看问题的视野。(2)过程与方法:,课前通过分工合作查找各种资料(如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著名人物、新武器等),供全班参看交流;课堂中围绕“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和“为什么是全球性浩劫”两个问题展开探究;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对战争与科技、战争与和平等问题进行探讨,鼓励发表各自的观点,在同学间交流。(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感受战争的残酷,修正对战争的看法,否定非正义的战争,尽量消除引发战争的隐患;能够辩证地看待科技的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两次世界大战的简况、性质以及法西斯的罪行。教学难点:为什么说两次世界大战是全球性的浩劫。二、说教学方法(一)说教法(1)问题情景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探究学习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问题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去,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与交流,归纳出科学的结论,并进行评价与反思。(二)说学法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与教师课堂补充资料相结合,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课堂讨论与教师讲解相结合,充分利用教材图文资料,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三、说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创设情景教学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课堂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上课伊始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出示一组武器图片,以直接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战争的残酷无情,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二)互动释疑,突出重点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对学生是有帮助的。所谓帮助,只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同时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应提供给学生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联系阅读课本上的、课外书上的以及通过其他媒体信息获取的知识,来回答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应给学生一些时间,激发他们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三)合作探究,突破难点给学生出示一些材料,展示一组图片,并提出围绕本课主题的探究性问题,接下来分组让学生合作讨论、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最后作综合概括,辅导学生对讨论结果作小结,理清这些内容的相互联系,以便及时巩固深化,抓住关键,强化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联系和综合概括能力。(四)拓展延伸,留有余味联系当前日本政府的所作所为以及中日关系的微妙发展变化,引发学生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深层次思考,探讨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问题。课后通过撰写以“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主题的演讲稿,呼吁世界和平与安全,国家之间和谐共处,共创美好未来。四、说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图文资料以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思考来解决,并联系当今社会的国际关系,探讨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1、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来教学。这样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但往往是教师按照课件按部就班,太过于程序化了。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过程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但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合作学习、思考讨论和回答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3、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当中,这不是地位的下降,而是学生发展的需要。长此以往,自然会真正赢得学生,赢得教育的成功。附: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出示一组两战中使用的武器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回答:你知道这些武器最早在哪次战争中被使用吗?通过提问,一方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层面,另一方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两战中大规模使用这些杀伤性武器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而导入本课要学习的主题。承转:首先,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你知道些什么?(二)新课教学两战知识知多少出示“一战形势图”和“二战形势图”,要求学生观察地图,并结合课本和图册相关信息,说说自己从中获得哪些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关于一战,我知道……(战争性质、交战双方、发生时间、参战国数、卷入人数、死伤人数、转折点、导火线等)关于二战,你又知道多少?(发动者、发生时间、参战国数、卷入人口、死亡人数、战争性质、重要转折点等)让学生了解两战的基本概括,教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补充,进一步说明两次世界大战规模的空前性。承转: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20世纪为什么会爆发如此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2、读图文,析原因(1)漫画分析:课本图7-1“德国向英国霸权发出挑战”①漫画中德国水兵在英国水兵面前挑衅似地挥扬德国国旗,德国凭什么那么“牛”?(当时德国实力正在壮大,工业产值已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出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和德国工业总产值比较表加以说明)②你猜漫画中的德国水兵会对英国水兵说什么?(当初你们英国人做老大时,可以猛抢殖民地,现在该轮到我们德国人了。)③那么英国水兵又会有什么反应呢?(英国水兵可能会与德国水兵发生冲突。)英国和德国在激烈的竞争中,都在寻找自己的同盟,以壮大力量,压倒对方。于是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逐步形成了,战争一触即发。这样通过学生回答和教师分析来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承转: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又是什么呢?(2)阅读讨论:出示材料三段材料意大利墨索里尼:意大利要重现罗马帝国昔日荣耀。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得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德国希特勒:如今,不能靠强烈的抗议,而是靠一把巨大的剑,使被蹂躏的地区回到共同的德意志帝国的怀抱。让学生讨论回答:上述三种观点有何共同之处?它们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何联系?(德意日法西斯妄图称霸世界)教师小结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在爆发原因上有十分相似的地方,那就是都是为了争夺殖民地,瓜分整个世界。承转:战争的规模是空前的,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是惨重的。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历史的控诉出示:一战“凡尔登战役”图片资料,让学生描述这场战争的情况,想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战争场面。强调在一战中,像这样的战争场景不是个别的。补充介绍亲历战场的人对战争描述的材料以及二战中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造成的后果,使学生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和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承转: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日法西斯更是干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图说法西斯暴行出示希特勒照片,提问学生:什么是法西斯?现代法西斯对人类犯下了哪些暴行?出示一组反映法西斯暴行的图片,再现法西斯在二战期间所犯下的罪行。让学生谈谈他们看后的感受,认清法西斯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本质。承转:往事不堪回首,悲剧不能重演。曾经伤害过我们的日本近来在包括历史问题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上倒行逆施,引起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人民的强烈不满。七嘴八舌话现实联系当前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事件”等事实,用史实来揭露日本右翼政治势力的荒谬言论,规劝日本政府应该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表达自己希望世界和平与美好的心声。我想对日本政府说:(三)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对现代战争的看法以及我们如何更好地来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安全?(四)思维拓展(课外作业)今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世界人民都隆重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也将举行一次即兴演讲比赛,请以此为主题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演讲稿。PAGE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