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课 悬针竖
一、教学内容:
湖南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2015年11月第1版)基本笔画:第7课 悬针竖。
二、教材分析:
基本笔画是书法的教学的基础内容。本课悬针竖是在前面学习了横和垂露竖两个基本笔画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的笔画。悬针竖的写法和垂露竖的写法起笔和行笔基本一样,只是它们的收笔不同。悬针竖大多是汉字结构中的主笔,用途非常广泛,正确掌握这一基本笔画的写法对于学习毛笔书法意义重大。www.renjiaoshe.com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刚开始学习毛笔书法,对于执笔和用笔不太熟练。但有了垂露竖的基础,在起笔和行笔上进行了几次练习,难度就有所降低。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对悬针竖笔画和视频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和明确悬针竖的运笔过程;
学生按照运笔方法不断练习初步学会悬针竖的写法、感知悬针竖的特点和变化。
学生借助米字格能基本准确临写出范字的字型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传统高雅艺术的魅力,弘扬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好书法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练习,初步学会悬针竖的写法。
2、范字中悬针竖的运用,笔画组合时其位置比例与结构规律。
难点:收笔方法的正确运用。
六、教学准备:
教具:毛笔、墨汁、书写纸、砚台、课件等
学具:毛笔、墨汁、大楷本、砚台
七、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高年级同学写的书法作品,激发习字兴趣。
2、出示一幅楷书作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欣赏后,由宝剑导入新课。
3、书写课题。
[设计意图]:欣赏自己身边的同学的书法作品,以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由一句与宝剑有关的名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让学生看老师写课题,强调硬笔与软笔的关系。
(二)复习垂露竖的写法。
边书空,边说一说垂露竖的起笔、行笔和收笔。
[设计意图]:复习垂露竖,既是巩固旧知识,也是为了学习悬针竖做铺垫。
(三)学习悬针竖的写法。
1、比眼力:观察悬针竖和垂露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起笔与行笔相同。
(2)收笔不同。
2、阅读课本,小组讨论:悬针竖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是什么?
3、重点指导:悬针竖的收笔。
4、观察书写示范。
5、出示教师编的书写口诀:
“藏锋斜切起,折锋向下行,略提渐收,力贯至针尖。”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比较悬针竖与垂露竖的异同点,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阅读课本小组讨论,为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示范,让学生直观掌握书写方法。教师自编口诀使学生易于记忆。
(四)指导书写,学生练习。
1、教师示范书写两遍,学生观察。
2、小试牛刀:学生试着书写三个悬针竖
(1)教师提醒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足安。
(2)边巡视边做个别指导。
3、展示练习作业,师生共同评价,指出优缺点。针对学生的书写情况,做重点指导。
4、在讲评的基础上再次练习。
5、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后学生练习书写,让学生进行书写实践,练写后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进行点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书写要领,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再次书写既可针对书写中的问题进行纠正,又是巩固。
(五)悬针竖的应用。
1、指导书写“十”字
(1)阅读书本,观察“十”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
(3)再次指导与小结悬针竖的写法。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
(4)学生练习书写“十”字两个。
教师边巡视边做个别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5)展示学生练习师生共同点评
2、指导书写“耳”字
学生观察“耳”字的位置
指导“耳”字的书写笔顺与硬笔不同。
观察教师示范书写。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展示学生练习、点评。
对照字帖,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练写一个。
3、比较不同的书家悬针竖的写法不同。
4、出示课件,观察悬针竖用在什么地方
中竖和右竖,一般是主笔。
[设计意图]:在学会书写笔画后通过两个例字进行笔画的运用,也是进行汉字的书写练习。在练习之后,指导学生探究悬针竖用于什么地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在以后的练习中自觉运用。
(六)课堂总结:
悬针竖的书写要领,记住口诀。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惑?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抓住书写要点的口诀,进一步牢固掌握书写方法。
(七)拓展。
观看《王羲之的故事——墨池》
[设计意图]:拓展观看王羲之故事视频,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树立学生对书法学习的信心。
(八)布置作业:
用大楷本书写悬针竖笔画两行、“十”“耳”各三个。
[设计意图]:作业继续练习课堂上的笔画和例字,巩固课堂所学。
(九)评选上节课的“写字之星”,并展示优秀作业。
[设计意图]:优秀作业展示,评选“写字之星”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