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美国的机械化农业赤城中学 茅群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平原地区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理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学会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过程和方法:通过“美国的机械化农业”这个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尝试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养成与人合作,与人相处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只有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才能创造出美好生活的意识。体会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创造出来的文化和人文精神是不同的,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建设的责任感。二、教材与学情分析自然条件的不同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地形和气候等要素。第四单元是在第二单元第二课“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区域的人们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条件创造美好的生活,是第二、三单元内容的继续和深化,为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进景观,增强感性知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口分布在平原地区,平原的特点是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美国中部地区为大平原。本课属案例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学生会有一种新鲜感。案例又把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直观化,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探究法、讲述法等等。教学重点、难点: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们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需要因地制宜。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设计(一)影视导入播放“美国的概况”的影视片段,导入新课,让学生对美国这个国家有个大概了解。以此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二)步骤与过程1、展示《世界行政区划图》,让学生从中找到美国。然后请学生讲一讲美国是一个地跨哪两洲的国家?学生答:美国是一个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两大洲的国家。2、展示《美国地形图》,请学生们看图分析美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分小组讨论。(分组情况:全班42位学生分6个小组。)学生讨论后,分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得出板书:美国地势地形特征:A、东西两侧高,中间低B、东西两侧为山脉,中部是大平原。3、引出美国的中部大平原之后,先请学生回忆平原的特征,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果:平原的特征:A、宽广低平B、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C、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4、讲了平原的特征,接下来请学生回顾上节课中讲到的平原的自然景观有哪些,并分别举例。学生回答,教师整理如下:1、有的平原一马平川(例如:美国中部平原)2、有的平原水网密布(例如:湄南河平原)3、有的平原覆盖着茂密的森林(例如:亚马孙平原)5、教师着重引出美国中部大平原是一马平川的景观,请学生思考美国的农业可以采取哪种生产方式?学生答:大型的机械化生产教师问:那么一般采用大型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有哪些?请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各小组发表意见,教师总结,大型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有:1、土地平坦2、面积辽阔3、经济发达4、农民素质较高5、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等等接着请同学们一起来想一想,美国是否已具备以上的几个条件。学生答:美国中部平原地广人稀,地势平坦,经济发达,非常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6、请学生观看《美国的农业》影视片段。从影视片段中学生会听到、看到有关美国农业分带的特点,接着请同学们看《美国的农业带》图,从图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有关美国农业的一些特色。7、教师提问:美国中部大平原上主要种哪些农作物?为什么种这些农作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果:美国中部大平原上主要种玉米、小麦、大豆。原因:这由美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特征所决定的。美国中部平原: 1、纬度带: 基本上位于北纬30—50度之间2、五带位置: 属北温带3、热量和降水都不如湄南河平原(其中穿插有关玉米成仓,一望无际的小麦和大豆的图片,给学生欣赏。)8、教师问:美国中部平原地广人稀、又采用大型的农业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高,种出那么多农作物,自己吃不了,怎么办呢?学生答:可以卖掉,卖到美国的其他地区或者世界各地去。9、由此引出美国的农业是商品性的农业。请同学们通过查字典来解释“商品”一词,教师稍作解释。接着教师提供一些美国农业出口的数据。美国小麦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45%玉米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70%大豆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85%教师讲述:美国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可以给美国赚取大量的外汇。10、讲了美国的大型机械化农业,教师问:那么我们中国有没有大型的机械化农业生产呢?学生答:有,可能出现在我国的三大平原等地区。教师举例:新华网哈尔滨8月30日电(记者范迎春)经过三代人的开发建设,黑龙江垦区目前已经建成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农机装备和机械化作业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目前,黑龙江垦区拥有农机总动力370.9万千瓦时,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4万台,联合收割机8115台,喷灌机6700台,拥有30架农用飞机组成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航化作业机群。全垦区旱田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5%,水田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6.5%。11、回顾身边,请学生比较一下:“美国中部的生活图景与我们家乡的生活图景”学生分小组讨论,3个小组代表美国一方,3个小组代表我们家乡,展开讨论。每小组把自己的结论写在白纸上,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结论。教师与学生一起商量。通过学生们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家乡与美国有巨大的区别。同学们可以在课后交流一下感受。我们中国、包括我们家乡,今后的农业生产均要向机械化发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于2004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中的大事,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为了全面贯彻实施《农机化促进法》,天台县农机管理总站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制订了具体方案,通过举办培训班、领导专题讲话、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悬挂宣传横幅标语、发放资料、召开座谈会、现场咨询以及利用报纸、网络、电视进行宣传报道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起关注农机化,支持农机化的良好氛围。(三)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在休息天走近田野,体验生活,体会农民的辛劳,从而其到教育作用,使学生们深深感受到要节约粮食。2、我们家乡要搞农业机械化能否学美国的大型机械化农业生产,为什么?(四)学生评价1、由学生评选出本堂课的最佳小组。2、由学生评选出各个小组最优秀的个人。3、让每个学生根据表格对自己进行评价。项目 很好 一般 不太好预习情况积极发言参与讨论本课的收获五、教学特色1、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作用。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使情感教育得到升华。六、教学体会在这堂课中,学生的参与非常积极,课堂气氛十分热闹。通过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感受到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的喜欢。同时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可以不少时间,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充分发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也会使学生们更加喜欢学习《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