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一 )单元第( 三 )课导学案课题回娘家使用时间课时1课型综合导学目标 欣赏《回娘家》,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重难点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绪,准确把握河北民歌的风格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衬词、衬字及各种装饰音在歌曲中的表现力。导学环节导学过程欣赏《回娘家》。节奏导入。教师出示歌曲中出现的五种节奏型,指导欣赏进行练习。(将全班同学分为五组,每组选择一条。第一组第一条,第二组第二条,依次类推,接龙拍下去,不要停顿,直到熟练为止。)X – X ﹒ X ︱ X X X 0 ︱X X X X X 0 X 0 ︱ X - 0 0 ︱X X X X X 0 ︱ X X X X X 0 ︱X X X X X ︱ X X X 0 ︱X ﹒X X X X X ︱ X - 0 0 ︱初听歌曲。播放河北农村回娘家的风景图片,鼓励学生说说歌曲讲述了什么故事。复听歌曲。鼓励学生根据歌词画出相应的图形谱。(柳树叶、小溪水、笑脸、鸡、鸭、乌云、小雨、哭脸。)体验旋律与歌词之间的关系。教师:歌曲中哪一句运用了形容词、衬词?哪一句运用了倚音、滑音?教师范唱有装饰音、衬词的乐句,鼓励学生做简单的动作表达感受。再听歌曲。教师:哪句运用了你所拍的节奏?边听边随音乐打出来。欣赏朱明瑛演唱的视频。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或律动(拍手、捻指、拍腿、跺脚)为歌曲加花伴奏。组织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分组讨论、构思。结合音乐编排情景剧,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人员安排建议:场外解说2人;剧情创作组8人;音响师3人;主要表演角色1人;配角3至5人;打击乐器组若干;合唱队若干;舞蹈队若干。)表演展示。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演出做出评价。教师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