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保护和改善环境问题》教案海溪乡校 季永平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浙教版《社会》第六册第五章第三节《环境问题》第五标题《保护和改善环境》。本节内容分三个层次展开。首先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因素、环境问题等作扼要说明,并对环境破坏的人类活动作了分析。第二、具体介绍了这些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不同类型的污染和破坏以及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且联系实际,对我国的环境状况作了评价,着重指出存在的问题。第三、在学生已经了解引起环境问题、生态平衡失调的人为原因和由此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本节课的设计关键是联结教材和学生个人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由老师挖掘出来的深层次的教学资源,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保护和改善环境需做的几方面工作。教学难点:运用保护环境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二、学生分析:我校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班级中已形成合作交流,勇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绝大多数学生表现欲望强,求知欲望强,对保护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如何结合现实做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尚有一定的欠缺,针对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这就要求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因此我设计“创设情境、探究学习”,“探索感悟、学以致用”,“续写故事、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学以致用”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激发、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树立学生的探究意识。三、设计理念:新课程强调“课程是经验”“学生是资源”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关注学生的一切出发来架设生活与教材内在联系的桥梁,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正确态度;要提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去自己合作、探究,在探究新知识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和较为完善的发展;在探究、合作参与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向对话交流层层递进,以达成学以致用的较高境界。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2、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我国的环保方针,理解保护和改善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掌握保护和改善环境需做的几方面工作。五、教学过程: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学过《桃花源记》,你能描绘一下优美的乡村图景吗?然后出示图片。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一直是人们追求向往的,下面我们看一组漫画,如果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会怎么样呢?应怎么办? 能描绘优美的乡村图景,或能据插图说出图景即可创设情境探究学习 出示漫画,回答问题1、四幅图共同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2、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改变图中的现状?(要求分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推出一人作笔记,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回答 :1、环境问题2、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不适当开发利用资源。3、落实环保方针,落实环保措施。(有理即可)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探索感悟学以致用 设计“尽情留言板”并根据留言板上的问题展开讨论(要求将学生分四大组,每组推出三个评委,评选出本组最佳留言,然后全班交流)1、在现实生活中,你发现环境的危害有哪些?2、你能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哪些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或措施?3、作为中学生,能为环保做点什么具体工作? 抓住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续写故事拓展延伸 结合漫画与诗,请你描绘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 描绘优美的环境或作画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我乡第四届人代会即将召开,请根据本地环境污染情况为人代会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