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时 文化的交融与选择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 古今中外文化交流导入(出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佛教、探戈舞、麦当劳快餐、牛仔裤、阿拉伯数字等图片,问题:这些事物最早出现在哪里?现在主要流行或流传在哪里?文化为什么能得到交流呢?) 了解文化的交流是从来就有的。理解世界文化都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但也有各自的特色。环节二 世界文化的交流也存在着各种障碍,一个文化现象要被世界各地的人接受,必然有它的独特的地方。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这个中国的故事,被美国人搬上了银幕,我们看到的花木兰的故事与我们熟悉的故事一样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把我们熟悉的故事按照原来的面貌搬上银幕,西方人会接受吗?出示歌剧《图兰多》剧照,说明它在世界上的影响。你知道它具有这样的影响的原因吗?东西方的人都喜欢它的原因是什么?你还知道有哪些文艺作品是将不同文化的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受到大家欢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说,让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是通过戏剧。今天它传播的世界各地,你知道原因吗?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观看越剧、芭蕾舞剧的剧照。如果你要向一个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介绍这个故事,你会怎么介绍?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故事。1954年,周恩来作为首席代表,率中国代表团到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为了让参加会议的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人士更多地了解中国,中国代表团在会议间隙放映了一些国产影片,其中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有关工作人员用英文写了长长的剧情介绍,准备分发给外国观众。周恩来看后认为不妥,人家是来看电影的,谁有闲心看如此冗长沉闷的剧情介绍?写长了不行,写短又该怎么写?周恩来建议只写一句话,并打保票说,“仅此一句,就足可吸引观众,不信咱打赌,如果不奏效,我出一瓶茅台。”打赌的结果,周恩来果真赢了。外国观众不仅看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些还泪眼婆娑。周恩来建议写的这句话是什么呢?那就是:请您欣赏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你认为这个介绍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 通过学生都熟悉的故事,比较容易使学生理解。在讨论中理解文化的交融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