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活动个案——《诚信是金》《课程标准》指出:《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公民教育课程,这门学科是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热爱社会主义、有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的公民为目的的。也是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不应是被动的过程,而是应在教育因素的影响和启发下,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选择、去行动的结果。为了使教与学能够双向互动,学生的探究和体验能够得到落实,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确定本堂课为活动课。活动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现象,探究社会生活的重要规则——诚信,帮助学生培养和树立诚信的观念。活动任务设计任务一:诚信主题讲座(要求:紧扣教材,主题明确,时间适度)任务二:诚信缺失之后(要求:编一短剧,体现诚信的重要性)任务三:诚信倡议小队(要求:起草一份诚信倡议书)任务四:心目中的诚信大使(要求:设计一个自己心目中的诚信大使)任务五:让我们与诚信同行(要求: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新颖的结尾,旨在号召大家与诚信同行)活动过程设计步骤一:自由分组,明确活动内容(PowerPoint)展示多媒体画面:(综合学习活动——即时互动教室)师:开门见山,进入主题生:自由分组,调换座位步骤二:合作探究,完成活动任务师:巡回指导生:紧张准备步骤三:各显神通,展示活动成果师:引导学生展示活动成果生:活动成果展示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有与他人合作、交流,共享感受别人成果,展示自己成果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讲座、交流的形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在案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选择合作的伙伴。我 一个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通过师生互动性的对话,适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本课设计力求在方法、形式方面创新,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直取捷径,给学生一次深深的感化。方法方面:改变传统教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教学,通过学生的毓活动,引导学生把情趣盎然的幽默小品,推陈出新的互动讲座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情景搬进课堂;形式方面:一忽儿动口,一忽儿动手,一忽儿动心,一忽儿音响赏心,一忽儿影视悦目,立体交叉网络把教与学激活,“少”和“精”,活鲜、活泼、活跃,有趣有味的教学新招式,多变而不扑朔,多姿而不花哨,多棱而不错乱,科学地把人接受信息的各功能器官同时驱动起来,大脑各作业区的绿灯此起彼伏,冷却耀眼的强光。典型片段实录片段一:新颖的互动上课伊始,大家就能看到优美的多媒体画面,耳目一新“即时互动教室”,使同学们个个意趣盎然,灵动的氛围马上形成,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片段二:意外的触动第二组同学的任务是编短剧《诚信缺失之后》,他们编的短剧是《王小三的诚信》,说的是一个叫王小三的人在人生的渡口把诚信丢掉了,等他死后,尽管他拥有金钱,美貌,地位,健康,但还是进不了天堂,被上帝打入了地狱,短剧旨在说明诚信的重要性。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位同学站起来,很疑惑地问:“教师,在当代社会,讲诚信是要吃亏的,为什么现在大家见到路边的乞讨者不理不睬?就是因为不少善良,颇有恻隐之心的市民受到了乞讨者的欺骗。一次在火车站买票,我很诚实,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还没有买到票,很多人一过来就插队,很快就买到票了,所以干嘛还要讲诚信?”我顿时懵了,得发挥老师的随机应变能力!所以我就抓住话题发挥:“对,像这位同学说的情况在当今社会时有发生,这些现象是社会诚信建设的毒瘤,可见目前的中国,我们身边的世界还存在着诚信资源缺失的事实,所以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为创建良好的诚信环境而努力啊!”片段三:真诚的感动第四组代表上台,悠悠地说道:“我们设计的诚信大使是我们的班主任汤老师”,说着,就缓缓地掏出一本小小的日记本,日记本里有这样一段话:初一开学时,汤老师就许下诺言,她一定要与我们八班一起努力,一起同甘共苦。一路的学习和生活,她都认认真真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她说只要大家考试考好就带我们出去玩一次,结果她真的做到了。她也曾经说过她要在学习生活上尽力帮助我们这些乡下的孩子。记得有一次全镇停电,在这个漆黑的夜晚,我们住校生就在教室里点起蜡烛继续晚自修,细短的蜡烛固定在课桌上,发出微弱的光,汤老师为了能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就用喝饮料剩下的雪碧瓶给我们做了小灯罩,这样光线就亮多了,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了。那天晚上,汤老师在不停地为我们寻找雪碧瓶,不停地做啊做,一直做了三十多个,真是令人感动啊!学生深情地读着这段文字,坐底下听课的班主任汤老师(因为这是一堂公开课)也深深地感动了,我灵机一动,嘿,何不把汤老师请上来,于是在我的提议下,全班同学请上了汤老师。第四组代表给汤老师戴上了他们自制的“诚信皇冠”,披上了“诚信绶带”,这时,汤老师已是感动得热泪盈盈了……我顺势出击:“汤老师,深深祝福你,你有这样对你感恩的学生,你有如此倾心你的班级!”汤老师含泪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是诚信给予的!”我再总结:诚信并不是虚伪的,也不是做作的,它是人性真善美中可贵的真诚,正是汤老师的真诚,才赢得了班级同学的心,才会有我们八班这么强大的凝聚力,但愿汤老师能够带着我们八班同学在诚信的路上越走越远……(掌声一片)。这是在本堂课上发生的感人的一幕,丝毫没有夸张,是这在教学设计时根本没有想到的,这完全是在课堂上生成的。片段四:课堂的灵动第五组同学的任务是给本堂课设计一个新颖的结尾,在活动过程中我走过他们小组时,组长说:“我们准备组建一个诚信宣传大队”。我接着说:“那小队应当有一面队旗和一句震憾力的口号啊!”,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积极性无比高昂,经过动手设计,自由发挥,展示出了成果。当这堂课将要接近尾声时,第五组同学上台,组长动情地说:“为了让诚信走出社会课的课堂,我们组建了一个诚信宣传小队,并设计了队旗,旗上有我们的口号——让我们与诚信同行。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都在这而旗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吧!让我们时刻把诚信装在心中,让我们用行动去实践它!”集体签名开始(音乐响起……)课堂在暖意融融的灵动气氛下结束。教学反思一、如何处理形式的“活”和内容的“实”活动——少的时间,精的内容,活的形式;学习——主动的把握,快动的思维,灵动的氛围,构成了教与学良性循环圈。圈的中心有一个字:实。实实在在的掌握知识,以知识为载体求得实实在在的能力,在知识和能力的索获中,又实实在在地陶冶纯的品格、美好的性情和突出的特色。如:本堂课在处理教材进,设计了一个《诚信主题讲座》。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老师应该对“信用问题”深入分析,学生认识才会更加深刻,如果我们不能给学生指明明确的操作方向,学生难免会产生对现实问题的无奈之感。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处理不好,学生活动就是表皮的,肤浅的,不能上升到思维领域。二、积极的情感体验《课程标准》指出: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 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在精神境界,教师与学生更多的是沟通,理解,互取长短,互为镜鉴的关系,因此,师生相互交流与相互感动,是教学中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本堂课的尝试是成功的,所以在课堂上出现了师生感动流泪的感人一幕。三、课堂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体教学过程是一个预设和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教学设计不是只给老师和学生编织的教与学的鸟笼,理想的模式是在开放的教学中让目标不断生成。在本节课上,出现了很多让我感到意外的,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因此,就要求老师有着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机智的技巧,灵巧地运用“不确定”的方法,来达到“确定”的目标,体现课堂教学的活力和生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