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告别野蛮教学设计思想(一)教材结构分析本课描述了人类告别野蛮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东方文明古国取得的多方面伟大成就。教材选取了文字、建筑工艺、科学技术、宗教等,概括而全面介绍了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对世界文明所作的巨大贡献。“从刻画符号到象形文字”说明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它是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驱动器。埃及的象形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等,无一例外地记载了人类文明演化的历史轨迹,使我们了解人类过去的重要依据。“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艺”中选取了金字塔、司母戊鼎等几千年前的建筑与青铜文化艺术的杰作,通过介绍他们的制作工艺、设计水平和工程规模等方面的情况,展示了古老文明的辉煌成就。“古老的科学探索”揭示了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逐渐摸索出农业生产与天文历法的关系。此外,医学、几何学、数学也是人类在文明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突破。“宗教的奥秘”——古代人们基于对自然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认识,在一些地区盛行宗教崇拜和宗教信仰。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佛教,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古代埃及、西亚和商代文字的了解,思考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字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理解文字的产生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2、通过对古代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商代青铜器等文明成就的学习,认识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建筑、园艺和青铜铸造等方面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3、通过对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及宗教等方面的了解,认识科学探索和宗教崇拜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影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文字产生的原因和古代埃及象形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三种文字的各自特点及意义; 2、认识东方文明古国在工艺、科技方面的杰出成就及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了解“太阳历”的产生源于古代埃及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又后世历法的传承奠定了基础。佛教的创立和传播过程。难点:1、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与分析人类文明的传承。2、使学生在学习中将世界各地文物、科学成就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宗教在进入文明时代后的社会作用。(四)教学方法和建议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本课教学。将“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艺”这一目分解成三个“谜”:金字塔建造之“谜”、空中花园消失之“谜”、司母戊大方鼎铸造之“谜”。每一个”谜“设置相应的小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探究思路。将学生根据兴趣分成三组,各取一“谜”进行探讨。如解开“空中花园”消失之谜,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古巴比伦所在地的地形、气候、植被有什么特点?2、这样的条件下建造一座花园并且是“空中花园”,需要 解决哪些问题?(石头、花草、灌溉、防止渗水等)古巴比伦人民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3、“空中花园”为什么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从地形、气候、位置等方面探讨)又为什么早已不复存在,却仍然被人传诵?(五)教学时数2课时。(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学生活动设计、电影录像片段。学生准备: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课前分组并讨论相关的问题。(七)板书设计第三课 告别野蛮刻画符号(雏形) 图画文字 象形文字(真正的文字)无读音 有读音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艺 展示古老文明的辉煌成就(工艺)古老的科学探索 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认识(科技)宗教的奥秘反映了人对社会的认识教学流程的整体构架学生活动,配合教学,突出重点,强化难点——小组合作,探讨主题——提出问题,激思质疑——阅读教材,知识抢答——播放录像,教师讲解,突破难点。教与学的过程[回顾旧知识,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历史是靠什么方式流传下来的吗?口耳相传。这种方式有什么不足呢?易失真,传递慢。你知道人类最早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吗?实物记事、结绳记事、图画文字等。[提供资料,情境教学]给同学们提供“波斯人的礼物”的资料,让同学们分析其中包含的含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对图画文字有一定的了解。[提出问题,探究学习]1、为什么会产生文字?为了记忆和交流的需要。2、人类最初发明的文字是什么样的?文字是否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突然出现的?特殊的标记或符号。不是。3、你知道文字的雏形是什么样的吗?刻画符号、图画文字。对比教材中给出的图片,思考36页的问题。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表达的信息的根据是什么?刻画符号根据一些特定的符号来表达信息,图画文字根据形象的画面来表达信息;图画文字笔刻画符号更进一步,是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表达思想的手段,它没有读音,目的只在表意。人们用他它们表达信息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只是帮助记忆的一种途径,离开了记忆者,别人就无法了解其含义。人们并不能把这种图画形式和语言结合起来,一个个读出音来,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它交流思想。通过以上的学习,归纳文字产生的过程。刻画符号、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提供资料,判断分析]1、分析这三种文字的共同点?都是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的,都是处于不同区域的人们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2、这三种文字的区别?展示图表,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活动]1、给出几种象形文字,让同学们猜测其中代表的文字?2、给出文字,让同学们猜测他们的象形文字?3、同桌之间用图画文字写一段话,互相猜测,看能否准确猜中其中的含义。通过以上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认识到图画文字带有的局限性,不能完全准确的理解别人的意图。[分析资料,拓展知识]1、你同意哪一个材料的观点?通过材料可以知道,文字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2、文字的产生有什么历史意义?①促进记忆和交流②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手段。③告别野蛮,走向文明。[欣赏古老文化——甲骨文]提供一段甲骨文文字,让同学们辨别是什么。通过这样一种活动,让同学们感受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小结升华]对本课内容加以概括,一些重要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艺]阅读资料,感受令人惊叹的世界古老文明。“金字塔维和几千年不倒?”分析金字塔千年不倒的原因,并才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建造如此巨大的工程的?结合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填充课件中给出的问题。(故事大王比赛)讲一讲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的建造者及其建造的原因?(欣赏青铜制品,小组合作探究)1、你知道的青铜器的种类有哪些?2、青铜器的加工制作过程?3、人类最先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青铜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4、你知道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吗 通过这个青铜器,你能知道什么?司母戊鼎、显示统治者的至高无上的权威。(知识拓展)了解青铜时代和青铜文化的内涵。(课堂活动)猜成语,并解释鼎和有关成语的关系。尝鼎一脔、人声鼎沸、钟鸣鼎食、三足鼎立、一言九鼎、大名鼎鼎。(科学知识问答)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分为四组,对相关问题进行抢答。1、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埃及的天文学成就中最有影响的是太阳历,而太阳历是古代埃及人民通过长期对尼罗河水涨落的细致观察,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制定的。2、我们现在通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计时法是谁发明的?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3、木乃伊是哪国人的发明?古代埃及人。4、“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为什么叫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这个发明,因为是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因此被称为阿拉伯数字。5、了解太阳历。一年365天,每月30天。现在使用的公历就是由太阳历发展而来的。[宗教的奥秘](展示图片,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和宗教有关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进入宗教的学习。请同学们谈一谈和宗教有关的人、事或物?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对于一些错误或者过激的言词给予纠正。让同学们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阅读教材,师生探究)1、看图回答,他是谁?阿蒙神。2、他在古代埃及有什么地位?3、古代埃及人从开始就都信奉他吗?4、宗教在古代埃及社会生活中有什么地位?(观察教材42页图片,思考)1、请一位同学描述该图片?2、图上的内容和古代埃及的宗教有什么联系?3、金字塔、木乃伊和埃及宗教有什么关系吗?(欣赏埃及相关建筑图片,感受古老文明的伟大成就)(展示漫画)通过观察漫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并且对较为难理解宗教有所认识,可以引入到佛教的学习。(播放录像“佛教”)通过播放“佛教”的录像,学生可以对佛教的产生有更深的了解。避免枯燥的讲解。(师生探究)释加牟尼为什么要创立佛教?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2、他认为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3、怎样才可以消除痛苦?4、你怎样看待释加牟尼的这种看法?(活学活用)展示有关佛教的资料,分析相关的问题。1、从材料中判断,佛教的教义是什么?为什么佛教要宣扬这个教义?反对印度的等级制度,否定婆罗门教和神早种姓之说。3、材料中宣言的“众生平等”是真的平等吗?如何理解佛教宣扬的这种“平等”?佛教给人们的只是虚幻的信佛得救的平等,实际上起了麻痹广大群众积极进行斗争的作用。佛教的教义对刹地利、吠舍种姓的奴隶主有利。教师详细解释佛教的教义。(佛教的传播)教师提供图片,明确路线,让学生根据图中所示归纳佛教传播的路线。向西北传入中亚,向东南传入东南亚,向东北传入中国,又由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课外延伸)思考:阿育王对佛教发展的贡献。佛教在印度得到很大发展,并且促使佛教向周边国家传播,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讨论;讨论宗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和作用?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曾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起过重要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由古代文明发展而来的,要理解古代文明,了解宗教的情况是必不可少的。(课堂小结)对本课内容归纳成选择题的形式,利用一些时间进行知识检测和回顾。(自我测评)师生共同完成。(课后作业)综合探究的相关内容。并利用课余时间探讨佛教的作用,对佛教有正确地认识。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金字塔空中花园司母戊鼎医学天文数学印度佛教古埃及的阿蒙神崇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