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多样的社区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多种多样的社区教案

资源简介

多种多样的社区
袁浦中学 孙建丽
一、课标要求
1、尝试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信息。
2、结合实例,说明区域是社会生活的空间,知道现实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区域。。
3、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和其他地区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认识社区的分类与主要功能。
2.学生从身边入手,感受区域差异,理解区域联系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
1.让学生掌握从图表中获取相关有用信息的能力。
2.从对现象、问题的分析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深入生活,形成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及实地动手调查的能力(内化)。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1.参与调查活动,培养人文精神。
2.感受城乡的差别,体会“城乡一体化”的真正意义,确立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社区的类型
四、教学难点:区域交流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小组竞赛、社会实践
六、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本社区有哪些外地特产。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找出图1-1和图1-3的不同之处。复习前一课的知识点。
其中可由区域规模的“大”与“小”,引导复习“比例尺”知识点。由方向的不同,引导复习方向的知识点。由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引导复习图例和注记的知识点。
提问:有很多社区与他们所居住的社区不同,我们来看看以下这些社区有哪些各自的特点。
传授新课
一、识别不同的社区
(1)展示课本图1-10,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回答:
a这是描绘什么地区的局部地图,说一说图中四个区域的方位。
b仔细观察,分析四个不同社区的各自主要功能(特点),以此来给四个社区命名。
c“中关村”“王府井”“首钢总公司及附近地区”“方庄小区”等划分为社区的依据是什么?(功能不同)
(2)提出疑惑:
a北京市算不算一个社区呢?它又是依据什么划分的?(行政管理范围)
b我国的行政社区可分哪几级?划分区域大小不一的行政社区有什么意义?
(3)学会归纳
根据上面所学,要求学生填写下表:
功能社区 自然社区 行政社区
社区类型 围绕人的不同社会活动形成 自然形成 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
举例 工业区、大学区、高科技园区、生活小区、商业区等。 村落、城镇等 街道、乡、镇、县、市等
(4)小试牛刀
[小组竞赛]看看下面这些社区分别属于哪一类?
(学生回答略)
师:社区不仅表现为城乡差异,即使同一城市也会有不同的功能社区,各个社区间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二、往来在区域之间
[小组讨论]:
(1)展示课前学生调查社区商场中从外地调运的商品名称和产地。
(2)这些商品中,很多都是某地的特产,那么本地能否生产?你知道不能本地生产是由什 么原因造成的?
(3)为什么要调运外地的物产?本地特产又是通过什么输往各地的?
师:区域间的差异,使区域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和必要,通过交流,可以发挥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我们通常称为“优势互补”。除了这些日常消费品外,还有哪些区域间的往来呢?
请同学们举几个例子。
(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介绍南水北调、西电东送、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知识。
三、小 结:
社区有规模、特色、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使社区的分类多样化。而正是不同区域的社区间的这种差异性,才使交流与合作成为可能和必要。一个区域的优势,可能正好能弥补另一个地方的劣势,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不同区域的共同繁荣。
作业:
作业本P5-P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