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第一课 石器开辟的世界 【教学目的】1、 基础知识:我国境内的主要原始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及遗址;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三皇五帝和尧舜禹的传说;禅让制。2、 情感、价值观:(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种植水稻和粟,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国家。3、 能力培养:通过本课的学习、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引起兴趣,重视历史课的学习。【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黄帝和炎帝的历史知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难点:学生刚刚学习历史,需注意知识和兴趣的结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地图册、书本图片【板书设计】一、 古人类遗址1、 最早2、 最典型二、 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和半坡人1、 年代 距今约五六千年河姆渡――长江流域 半坡――黄河流域2、 生活情况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弓箭的使用③原始农业——水稻(河姆渡)、粟(半坡)④制陶业——半坡彩陶⑤建造房屋,过定居的生活。三、 黄帝和炎帝四、 禅让制五、 玉文化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识)帮助学生回忆七年级所学的关于原始人类的知识点——人类的起源,完成新旧知识的衔接。(新课教授)图片展示:我国境内主要原始人类的遗址和原始人的名称(提问)巳知我国境内有哪些原始人群活动,基本情况怎样?最早:云南元谋人。最典型:北京人。除此而外,还有半坡人、河姆渡人等。元谋人:是迄今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最初发现于1965年的5月1日,遗址在云南元谋县城东南约十华里远的上那蚌村。发现的化石并不多,只有两枚古人类的牙齿化石,一为左上内侧门齿,另一为右上内侧门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个休,从门齿形态观察,可能为一青年男性。根据古地磁性的测定,元谋人牙齿属于地质年代的早更新世,距今约170±10万年,简称一百七十万年。学术界确认元谋人应该为直立人种的一个新亚种,因而把他定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简称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1973年,科学工作者又在元谋人化石产地,发现了大批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器、炭屑等,证明了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简单的劳动工具和学会了用火。这些石器中有石片、石核、尖状器、刮削器等。最具代表性的是三件刮削器,很明显经过了第二次加工和修整,说明它已经是人类有意识加工制成的石制工具。元谋人遗址中发现的炭屑,分布约三米左右,共有明显的三层,从炭屑和烧骨的发现来看,很可能是元谋人用火的痕迹,这说明他们已经使用火了。元谋人牙齿化石以及石器和用火痕迹的发现,证明了我国国境内早在一百七十万年前,就已经有原始人群在活动。元谋人的发现把我国的历史提早到一百七十万年前。举世闻名的北京人。发现于北京西南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中。1929年由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头盖骨,此后又不断发现各种骨骼化石,到1966年,共发现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六个,头骨碎片十二块,牙齿一百五十七个,其它四肢残骨十数段,共代表着四十几个个体,分别代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北京人遗址里,还出土了数以万件计的石器和骨器,其中种类也较为繁多,从加工方法、形状和用途来划分,计有砍砸器、尖状器、石锤、石钻、刮削器、两端刃器、斧状石器等类型。从上述如此众多的人骨化石和石制工具来看,可以说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和开掘,是迄今在古人类学和考古学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北京人丰富的文化遗址,是人类文化的珍贵财富。【学生活动】(看一看)这些图片上的器具有什么不同之处?各有什么特色?(学生活动)略。(概念介绍)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打制石器:粗糙磨制石器:光滑、锋利,有钻孔技术(材料补充)石器是人们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有意识地敲打或琢磨石块,造成锐利的边缘以供使用的工具。骨器是人们利用动物的骨头来制造的工具。还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人们就已经知道制造骨器了,不过这个时期的工具还是粗制阶段。到了晚期,打制石器逐渐被磨制石器所代替。由于磨制石器的盛行,钻孔技术也更加普遍了。关于穿孔的方法,一种是用坚硬的木棍穿孔。在穿孔的地方加上沙子,木棍对准穿孔的地方,手掌转动木棍。或是把木棍的顶端装上石制的钻头。第二种方法是用1竹竿,削尖了竹竿顶端的边缘,双手不断转动竹竿。采用这种方法,人们还会得到圆柱形的石芯。第三种方法是把一块石头平放在太阳光下曝晒,在穿孔的地方滴上冷水,反复多次,这样,滴水的地方就有小裂片,一片一片地剥离开来,形成小孔。第四种是管筒穿孔。这种管筒穿孔速度快,孔壁直,有明显的旋转纹痕。看图介绍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小故事】羿射九日的故事反映出原始人对弓箭的崇拜。思考陶器是如何烧制出来的?(学生活动)结合书本的“活动区”进行讨论:河姆渡和半坡房屋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为什么?说说原因所在?思路:从地域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等因素。南方:潮湿,多雨北方:比较干燥(知识介绍)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盘古氏: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有巢氏: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女娲氏: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燧人氏: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伏羲氏:伏羲氏又称包牺氏,他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神农氏: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黄帝: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皇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颛顼:颛顼,姓姬,号高阳。黄帝之孙,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他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帝喾: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尧帝: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舜帝:舜帝,姓姚,死后,禅位于禹。从我国若干远古神话传说看,黄帝是黄河流域的一位部落首领,他最初的活动中心在现在河南省新郑一带,后来发展到河北和陕西地区。炎帝部落最初活动在黄河上游的姜水一带。蚩尤部落的活动地区,有的说在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也有说在南方,总的来说是在东南方。理解什么是禅让制?——推举贤人担任首领的方法 【资料补充】玉文化,结合书本的“文件夹”展开,对学生补充关于中国“龙”的传说以及龙与玉文化的渊源和联系。(巩固总结)略。华夏族祖先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黄帝和炎帝共同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同时也象征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2.使学生知道黄帝和炎帝共同被人们看成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祖;知道我们祖先的发明创造,知道黄帝时代我国就已经进入到一个具有相当文明水平的时期,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黄帝和炎帝是华夏族和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和文明之祖。 2.使学生知道早在黄帝时代,我国就已经进入了一个具有相当文明水平的时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引导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正确地认识历史 ( http: / / ttjiaoan.com / TeachesTheDocument / HistoryDocument / " \t "_blank )。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等途径收集有关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 并让学生重点准备讲: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 2.老师收集关于黄帝和炎帝传说的资料,制作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人 1.师:同学们,我们中国人都自豪的称自己炎黄子孙,(板书:炎黄子孙)你们知道“炎黄”是指我国古代哪两位人物呢?(黄帝、炎帝)出示黄帝和炎帝的图像。 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华夏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板书课题)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想知道什么? 二、 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一部分“华夏族祖先” (1)简单介绍黄帝炎帝生活背景。 师:我们向来了解黄帝炎帝的生活背景,他们生活在什么年代、什么地方?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小节。指名回答。(板书:4000多年以前、生活在黄河流域) 师:黄帝和炎帝是怎样的人,大家想听听他们的介绍么 (播放录音: “黄帝”据说姓公孙,也有人说他姓姬,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聪明,很早就会说话,小小年纪就懂得了许多道理。长大后,他热心为群众办事,被大家推举为部落首领:他既是个仁慈的帝王,又是位聪明的发明家。 “炎帝”传说是一个极慈爱、极能干的人,为人们做了很多好事。他是中原地区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功业伟大,所以人们也尊称他为“帝”。) 师:学习了这一段课文,你有什么不理解词语么?(补充讲解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氏族:原始社会中由血统关系联系起来的人的集体。部落: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 (2)讨论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师:黄帝一开始只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他是怎样逐步统一其他各个部落,形成华夏族的么?请学生自习课文2小节和55页读一读。 师:谁能说说华夏族的形成分几个过程。 生:与南蚩尤部落战争、黄帝和炎帝之间的战争、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它部落的融合。(板书) 师:在历史 ( http: / / ttjiaoan.com / TeachesTheDocument / HistoryDocument / " \t "_blank )记载中,黄帝战蚩尤有许多种传说,谁来跟同学们讲讲你了解到的有关传说故事。 生:学生讲黄帝战蚩尤的故事。(课前准备) 师:华夏族正是在部落与部落的斗争、 融合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请大家齐读55页“读一读”。 (3)讨论黄帝和炎帝为什么被看成是华夏族和中华民族的祖先。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习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a、为什么黄帝和炎帝被看成是华夏族和中华民族的祖先 b、为什么汉族人自称为“炎黄子孙”么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为什么黄帝和炎帝被看成是华夏族和中华民族的祖先 为什么汉族人自称为“炎黄子孙”么 请同桌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生:黄帝炎帝功绩都很伟大,传说黄帝炎帝是近亲,后来又融合在一起,所以被共同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生:为了追忆纪念华夏族的祖先,后来汉族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 师小结:黄帝和炎帝对华夏族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他们共同被尊奉为华夏族和中华民族的祖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板书) 2、学习第二部分“华夏族文明之祖” (1)学习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师:早在黄帝时代,我国就已经进入了一个具有相当文明水平的时期,在黄帝时代就有了许多了不起的发明创造。黄帝炎帝也是华夏族的文明之祖。(板书)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56、57页,同桌合作完成以下练习: ①黄帝发明了( )、又叫( ),还有( )、( )、( )、( )等发明创造。 ②黄帝的妻子名叫( ),发明了( )。黄帝让( )创造了音律,使人们从此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 ( http: / / ttjiaoan.com / TeachesTheDocument / MusicDocument / );他还让( )创造了最初的 ( )。 ③传说炎帝是教会人们( )、( )、( )的人。人民感激、怀念炎帝的功德便尊称他为( ),即农业之神。他又遍尝百草,把草药治病的经验传授给人们,人们为感怀炎帝的功德,又把他奉为( )之神。 (2)根据练习题拓展认识,说说这些发明创造有什么作用。 ①师:请学生汇报,用课件出示填空的内容。 ②讨论发明创造的作用。出示下面表格,逐步完成。 师: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对当时人们的生活有什么重大的作用呢? 逐一引导学生说一说,议一议。 补充介绍仓颉造文字。(出示“仓颉造文字”图)引导学生认一认图片上的象形字。教师讲述:还没发明文字之前,人们用绳子打起各种各样的结,来帮助记忆各种事情,绳子的颜色和绳结的形状以及结和结之间的距离,代表着不同的含义。绳结只有结绳者自己知道它的各种含义,结绳并不是文字,它只是帮助记忆的一种符号,真正的文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文字出现以后,人们可以把各种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下来。这就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I 发明创造造福人类车以车代步、运东西宫室有房住养蚕缫丝有衣穿象形文字纪录实践经验和知识音律愉悦身心耕种土地、培育庄稼、制造农具增加食物草药有病能治………… 师:黄帝时代的发明,使华夏民族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可以说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造福千秋万代。(板书:发明创造、造福后代) (3)辨析。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课文第7小节中说“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归功于黄帝和炎帝”是什么意思?这些发明创造都是这几位古代英雄发明的么?请大家谈谈自己的见解。 师:远古时代的文明,不可能是一两个人创造出来的,是人类长期共同劳动创造出来的。人们以传说的形式把这些伟大的功劳统统归与黄帝、炎帝,以及他们周围的几个人,是出于对黄帝和炎帝的崇敬和信仰,是出于对我们祖先的感念。 (4)议一议:为什么海内外华人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 师:出示“海内外华人在黄帝陵祭祖”的图片,图上人们在干什么? 生:在黄帝陵祭祖。 师:对黄帝陵的祭奠在我国由来已久,这表达了我国尊宗敬祖的传统习俗和对华夏之祖的敬仰之情。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生:黄帝和炎帝是华夏族的文明之祖,海内外华人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早在黄帝时代,我国就已经进入到一个具有相当文明水平的时期, 生: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之自豪,为之奋发。 板书设计 第三课 华夏族祖先——黄帝和炎帝 4000多年以前 黄河流域 华夏族的形成 华夏族文明之祖 打败蚩尤 战败炎帝 发明创造、造福后代 融合其他部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