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课 中国古代工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水排,唐朝的青瓷和白瓷,丝绸的最主要品种,古代工匠的市籍,明朝末年机工的抗税斗争。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普林尼《博物志》和明末小说《醒世恒言》的材料,培养学生分析文字材料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冶铁、陶瓷和丝绸生产制造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取得了突出成就,长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手工业者社会地位的变化,使学生了解从限制人身自由的“百工有籍”到有了较多生产自由的“计日受值”,这样的转变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教学重点和难点】水排、瓷器和丝绸的制造、“计日受值”、明朝末年机工的抗税斗争、丝绸的最主要品种、古代工匠的市籍。【教具准备】挂图、地图册、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1、让学生结合书本上的插图进行讨论,启发学生扩展思路,利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各抒己见。2、结合苏州吴文化的有关知识,让学生讲讲苏州发达的手工业技术和有名的工匠,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的教育。3、在介绍瓷器和丝绸的时候应该注重一种艺术的享受,可多找一些这个方面的图片对学生进行一种美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化的灿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建议可以进行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板书设计】§1 发达的手工业1、冶铁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 春秋战国:皮囊鼓风 人力 木炭(2) 西汉: 牛马(3) 东汉初年 水力2、瓷器(1) 东汉(2) 唐朝(3) 宋元3、丝绸 §2 从百工有籍到“计日受值”一、百工有籍1、 战国时期:官营 私营2、秦代:百工有籍二、计日受值1、背景:经济大发展(江南)2、含义3、影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发达的手工业(复习导入)略。(新课教授)一、冶铁技术教学内容:讲清冶铁技术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书本上提到的三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成就。学生活动:让学生结合书本上的插图讲述冶铁的大致生产过程和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图片欣赏:河北沧州大铁狮子、挂图二、瓷器教学内容:不同时期中国瓷器的发展、瓷器和陶器的联系和不同图片欣赏:瓷器 三、丝绸教学内容:丝绸的起源、丝织品的一般生产过程、丝织品的种类(材料介绍)据苏州日报报道,苏州丝绸博物馆的专家认为,这件皮衣从毛色看,基本判断为清代前期所制。从正面看,当年缝制的工匠按照皮毛色泽的深浅变化,有序地将色彩拼接成条纹图案,以增进美感。而实物的背面,则是将众多的不规则的小片密密缝制拼成。皮衣外形虽然平朴,但凑色之难、缝制之艰、保存之不易,可称之为瑰宝。据考,《红楼梦》中第49回写到过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第51回又写到一件“貂頦满襟暖袄”。貂的脑袋极小,如果按照这些记载,无论是用“貂脑袋”或是“貂頦”这样大小的皮来制作毛皮服装,至少在万块以上。而在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尚未有人工饲貂的记载,要集如此多的貂皮,实在难以想象。更何况貂脑袋之皮极薄,剥下也很难规正,缝制更是极大难题。据了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过的众多丝绸服饰,目前,几乎都可以准确无误地找到相对应的服饰。但在国内博物馆和民间藏品中,至今未见堪与《红楼梦》第49回或第51回中所描述的皮衣相符的实物。苏州发现的这件实物,再次从一个侧面证明,曾经在苏州织造府学习过的曹雪芹,写作时确实无一字无来历。图片欣赏:书本插图小故事:表现唐朝丝织品的技艺高超〖小结〗略。〖布置作业〗略。 【第二课时】从百工有籍到“计日受值”(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艺的高超水平,无论是冶铁技术还是瓷器、丝绸,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手工业者的智慧和技能。那么,他们在实际的生活中的地位如何呢?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新课教授)(阅读全文)5~10分钟(问题设计)1、什么叫“百工有籍”?2、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这一政策的?3、它对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中国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私有的手工业?5、这一变化对手工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6、什么叫做“计日受值”?7、“计日受值”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生产方式?8、“计日受值”和今天的工资有什么不同?9、综合评价一下古代手工业者的地位和生存状态?10、 他们是如何反抗压迫他们的统治者的呢?〖学生讨论〗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小结〗略。〖布置作业〗略。〖资料补充〗——苏州能工巧匠1、葛成(1568 — 1630),丝织匠师,江苏昆山,又名葛贤。明代万历二十九年(1601),朝廷派驻苏州税监孙隆增加机户税赋,引起公愤,苏州全城纺纱、丝织、染色、踹布工匠二千余人在葛成领导下聚集玄妙观抗税罢工,孙隆被迫出逃杭州。在明朝政府镇压下,葛成挺身而出身官府自首,“ 愿即常刑,不以累众”, 被捕入狱,万历四十一年(1613)释放。死后葬虎丘 。2、丁娘子,明代织工艺人,佚名。松江(今上海松江)东门外双庙桥人。擅织“飞花布”。康熙《松江府志》卷四:“东门外庙桥有丁氏者,弹木棉极纯熟,花皆飞起,收以织布,尤为精软,号丁娘子布,一名飞花布”。叶梦珠《阅世编》卷七:“松江之飞花、龙墩、眉织”,诸布皆有名。《松江府志》卷六《物产》:“产邑中极细者为飞花布,即丁娘子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