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时 变革与争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和齐桓公称霸;掌握战国七雄的国名及相应的位置、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极其作用。情感目标: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培养发奋学习的精神;学习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贤能之士管仲为相的广阔胸怀;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关注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热情。能力目标:认识和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进步,又引起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诸侯争霸就是其在政治上的反映。认识和分析诸侯争霸一方面给当时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另一方面也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教学重难点】重点:春秋五霸及齐桓公称霸,认识到顺应历史发展的改革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使学生更为关注今天的改革。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变革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商鞅变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烽火戏诸侯”“千金一笑”的故事①这个游戏骗局最终害了谁?②为什么说害了周幽王?③这个故事与我们小时候听到的哪个故事相似?④他们的骗局导致了什么后果?“烽火戏诸侯”这个教训是极其惨痛的,惨就惨在周幽王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痛就痛在历史就是这样无情,没有给他留下任何申辩,痛改前非的机会。当西戎真的来攻时,周幽王束手无策,号令天下诸侯的烽火台失去了威力和作用。真所谓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美人一笑亡周朝。中国进入了礼崩乐坏,风云激荡的大变革时代。东周开始。〖新课教学〗变革与争霸1、东周的建立——又称春秋战国时期 ①建立者:周平王 ②时间:公元前770年 ③都城:洛阳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东周分两半,春秋和战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西周时期确立了礼乐文明,统治者通过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出现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强盛景象。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却出现了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局面。为什么呢?2、春秋诸侯争霸局面出现(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各个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打制石器、骨器、木器———磨制石器、骨器、木器———青铜器(用于生产中少)————牛耕、铁器讨论:比较谁优谁劣,为什么?会造成什么后果?铁农具尖锐、便于翻土;种类增多,适宜各种条件的土地,牛力与人相比巨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2)周天子的实力和威望下降。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 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关系的变革 春秋争霸3、春秋:哪“五霸”? “五霸”之中,首先称霸的是谁?为什么?4、齐桓公首先称霸1)优越的条件——山海渔盐,经济富裕。齐国有今山东北部,负山面海,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2)雄厚的实力——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政、发展经济。3)高明手段——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并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何为“尊王攘夷”?“尊王攘夷”有什么高明之处?借“尊王”之名,行“争霸”之实,对外扩张。4)正式确立——“葵丘会盟”确立霸主地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这是他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关于管仲,同学们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老马识途、管鲍之交等)同时管仲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公子纠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此人的才干,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学习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贤能之士管仲为相的广阔胸怀。齐桓公重视人才,知人善任,国家日益走向强盛。他的称霸为诸侯所瞩目,一些大的诸侯国竞相效仿,其中较典型的是晋楚争霸。晋楚争霸中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城濮之战 这场战役中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故事有谁能讲述一下?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退避三舍这种策略在当时有什么作用?作用①诚信:实现诺言、报答谢加恩;②战术:避其锋芒,诱敌深入。晋文公“退避三舍”可谓是一箭双雕,诚信,歼敌两不误。“城濮之战”后,进入晋国称霸的时代,晋楚争霸持续了很长时间,到了楚庄王时期,打败晋国,楚庄王取而代之,做了中原霸主。对于楚庄王,大家最熟悉的成语故事是什么?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春秋末年,江南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在吴越争霸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讲述越王勾践的故事,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培养发奋学习,不怕吃苦的精神。【展示】齐桓公:革新强国,首成霸主——革新 晋文公:勤业治国,跃居霸主——勤业 楚庄王:选择贤能,问鼎中原——重才 越王勾践:雪耻复国,终成霸业——毅力【归纳】国强要革新,国立须治业,国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的关键。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生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学好文化知识,掌握本领,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讨论】在春秋时期,一些较大的诸侯为了争当霸主,不惜展开咄咄逼人的争霸战争。有人说“春秋无义战”你是如何看待春秋争霸这一历史现象的?如此频繁的战争自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但同时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这种争霸战争就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局势。经过春秋近三百年的争霸战争,大部分小国被兼并,周王的地位一落千丈,周王几乎被遗忘,大国对峙的局面形成。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开始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