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华民族的觉醒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封建势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仍然非常强大。本课时承接上单元辛亥革命,介绍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域如何扫荡封建思想,传播西方民主和科学观念,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下,中国人民进一步觉醒,在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一场各阶层广泛参与的五四爱国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拉开了中国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一、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内容和作用的分析,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3.通过搜集新文化运动的资料,加深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同时感受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如何肩负历史使命,冲破封建思想的精神网罗,开启民智,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4.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社会现实联系,进行自我教育。5.通过学生设计标语和选择角色的活动,将学生自然地带入历史的氛围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历史责任感。6认识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及影响。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作用。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袁世凯祭孔祭天图片和对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提问】你从以上图片和对联获得哪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启发学生讲出图片反映的内容及对联的含义)【叙述】反映当时的统治者和多数中国人都有强烈的皇权思想,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封建的君主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登上了民国总统的宝座。他破坏民主共和,实行专制独裁,大搞帝制复辟。而与政治倒退相伴随的则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各地相继出现了诸如孔教会、孔道会、宗圣会等尊孔复古组织。这些组织与北洋军阀相唱和,攻击辛亥革命,谩骂民主共和,鼓吹非孔教、非复辟不能救中国。【提问】面对封建势力“尊孔复古”的逆流,如果你是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将会怎么办?如何捍卫共和制度?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叙述】历史事实清楚地表明,袁世凯的所谓文庙祀孔、天坛祭天不过是恢复帝制的前奏。既然反动的政治总有腐朽的文化为之张目,那么捍卫共和、反对倒退,就势必要痛击这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新文化运动势在必行。(二)新课教学【播放视频】新文化运动【讨论】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2、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他们的主要贡献;3、分析材料总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讨论】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入手进行分析。【归纳】提高了人们的民主觉悟,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树立新的社会规范,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承转】长期禁锢人民的封建专制思想、旧道理、旧文学遭到一次沉重的打击,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当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的时候,一场新的运动在积压中爆发了。【播放视频】五四运动【展示】资料(1)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不顾中国的中立地位,借口对德国宣战,派兵登陆山东及进攻青岛。次年,中国请求日本撤兵,日本断然拒绝,乃生产了中日“山东问题”。(2)1919年1月18日,中国以战胜国资格,派陆征祥、顾维均及王正廷出席在法国举行的巴黎和会。【设问】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结合材料和短片交流)【归纳】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选择角色】在五四运动中,假如你是……,你会怎么做?学生选择不同的角色,遐想在五四运动中,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设问】假设你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请提出你的运动口号或要求。【展示】学生设计的标语。学生介绍标语内容反映的史实。如“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说一说】请学生对照表格说说五四运动的经过:前期和后期的时间、地点、主力军及要求或成果。【讨论】通过以上的学习总结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归纳】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是工人阶级从此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时期)【填一填】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表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比较:参与者、反对的对象、斗争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明确中华民族是如何一步步觉醒的。【总结】从制度层面的改良到精神层面的反思;从单纯的反帝或单纯的反封建到把反帝与反封建紧密结合。【讨论】我们应当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继承怎样的精神?学生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归纳】民主和科学精神;进取的爱国精神等。【激励】今天五月四日成为中国青年的节日,让我们共唱《中国共青团团歌》,继承发扬五四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