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 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7课 上下结构(一)》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泠印社 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7课 上下结构(一)》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7课 上下结构(一)上小下大的字
主备人
上课时间 4月20日
课时目标 掌握上小下大组成的字的结构特点。。 学会“崇、符、色、矣”等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适当。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体验上小下大结构组成的汉字的结构美感。
课时重难点 重点 掌握上小下大结构组成的书写要领
难点 观察、领悟由上小下大结构组成的字的结构特点和规律。
教学准备
教学内容和过程 修改意见
课前 齐读书法课前准备歌 猜谜语,打一种艺术形式 一、导入新课 1.介绍苏州书法名家 古代:张旭 祝允明 张旭,唐朝人,擅长草书,唐文宗称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mín)的剑舞为“三绝”。 祝允明, 明代著名书法家,“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其《牡丹赋》《归田赋》等作品都被后人奉为至宝。 当代:吴鸿忠 周雪耕 介绍学生的作品 以前的学生 现在的学生陶子昕 说说你对这些作品的看法 预设:笔画饱满、结构合理、布白匀称,给人以美感等。 师:所有这些作品的字,从结构上,都可以分成两种字,一种是独体字,如“天”“下”“大”“山”等;一种是合体字,如“高”“雪”“海”“阳”等,“高”是什么结构的合体字?(上下结构) 出示课题 师:和“高”相类似的上下结构的字还有这些 PPT出示:崇、盖、皇、色、矣、置、景 这些上下结构的字又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上小下大) 今天徐老师就和大家共同学习怎样写上小下大的字。出示课题:上小下大的字 出示“崇”字帖,复习读帖要领 1.平时你是怎么读帖的? 预设 生1:注意每个笔画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板贴:上窄下宽 上矮下高 生2:每个字都有中心点 板贴:重心对正 生3:注意笔画的轻重 板贴:横细竖粗 生4:注意笔画的呼应 板贴:笔画呼应 总结 老师根据同学们的观察,结合“崇”字的整体特点的把握,总结成四句话。齐读: 上紧下松要注意, 斜中取正有灵气。 竖钩居中起平衡, 两点分开有呼应。 以“崇”为范字进行教学 老师示范 首笔“山”斜中取正,末笔两点呼应 学生临帖,教师出示执笔要领及书写姿势 教师巡视,提示书写要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上紧下松要注意 斜中取正有灵气 竖钩居中起平衡 两点分开有呼应 邀请一生上前展示(贴在黑板上) 教师从“上窄下宽”和“整体美感”等五全方面给予打星 询问学生有什么建议 请展示学生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重新书写 给自己的字进行评价打星。“皇”字的教学 观察范字,请学生从间架结构、重心位置、运笔轻重、笔画联系等方面谈谈写好这个字的要领是什么。 (上部紧凑,三横匀称,末横坚挺,重心对正) 教师范写 学生临写(描红一遍,临写一遍)。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字中有相同笔画的注意有所变化,如“皇”下面的三横。“皇”上部的两竖要内收。 请一生到前展示,座下学生评价,说说哪些方面处理得比较好,可以打几星。 同桌互相评价打星 小结: 学生齐读:上小下大的字,上窄下宽,上矮下高,上下部件重心对正。书写时笔画横细竖粗,匀称呼应。 横幅创作——尚真 掌握了上小下大的字的结构特征和书写要领,我们就可以进行书法创作了,现在我们试着用刚刚学到的本领书写一幅横幅挂在自己的卧室内,横幅的内容就是两个字——“尚真”。拿起自己的毛笔,赶快进行创作吧。 展示陶子昕同学的作品,教师从章法结构和书写要领等方面进行点评。 总结下课: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精美绝伦,从今天上小下大结构字的书写中,我们已初步领略了它非凡的艺术魅力。今后我们要多用心观察揣摩,一丝不苟写好每一个字,做陶子昕同学那样的“小小书法家”。(出示PPT,陶子昕“小小书法家”证书。)
板书设计 上小下大的字上窄下宽 上矮下高 重心对正 横细竖粗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