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1)含义不同: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 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是法律概念。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人员。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共16张PPT)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二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前言/PREFACE宪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宪法既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又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规范权力运行,以更好的保障公民的权利。课前预习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2.国家机构是如何产生的?3.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4.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5.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6.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运用你的经验1.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你知道纪念碑上都写了什么内容吗?观看视频,谈谈你对碑文的理解。2.宪法序言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思考: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2.中国人民掌握政权后,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组织国家机构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通过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原则,明确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掌握着国家政权。2.中国人民掌握政权后,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答: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后,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一、组织国家机构3.国家机构是如何产生的?(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 民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 民 代 表 大 会 产 生对其负责监 督人民政府人民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一、组织国家机构(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4.国家机构在工作的时候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阅读感悟 P13在立法过程中,要坚持民主立法的价值取向。2018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立法机关通过网络方式收到的意见总数超过13万条。在充分听取和吸收各方面意见后,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01 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03 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02 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二、规范权力运行探究与分享:(1)跟同学交流一下你对下边漫画寓意的理解。 1.公章表示:__权力_________ 2.笼子表示:________制度___ 3.阳光表示:公开透明和接受监督二、规范权力运行1.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1)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2)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4)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二、规范权力运行2.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探究与分享P14王某在审批办理房屋所有权属登记过程中,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明知房屋权属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全,且未足额缴纳相关税费,却授意下属违法出具审查意见,并亲自签批办理意见,违法给房屋权属申请人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等,致使税费流失近百万元。王某终因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被依法追缴违法所得。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职权?(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必须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二、规范权力运行探究与分享P15某县根据国家有关惠民政策,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消费者以旧换新,可以获得国家给予的相应补贴。李某具体负责对相关补贴资料进行审查核对。由于李某审核不细致,多家网点虚报补贴的情况未能被及时发现,导致虚报者骗取国家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金九百多万元。李某因玩忽职守罪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驶职权时应该注意什么?(2) 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二、规范权力运行探究与分享P15在学习“规范权力运行”这一内容时,小康同学跟大家分享了一个真实的事例。小康的爸爸是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最近遇到这样一个案件。张某与涂某因琐事发生争吵并撕打,经鉴定,涂某为轻微伤。公安机关拟对张某作出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张某不服,欲为自己申辩。办案人员表示违法事实清楚,拒绝听取张某的申辩。小康的爸爸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纠正了办案人员的做法,认真听取了张某的申辩。小玲问:“既然已经查明了违法事实,为什么还要听取张某的申辩呢?”小康说:“听我爸爸说,法律规定,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必须听取被处罚人的陈述和申辩。”小严问:“那如果不听取呢?”小康说:“那是不符合法律要求的,违反了法定的程序。”小马说:“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程序呢?”如果你是小康,你会怎么回答?(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二、规范权力运行思考:你认为图片中的做法正确吗?(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子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二、规范权力运行总结: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必须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2) 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子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课堂小结: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组织国家机构规范权力运行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宪法授予国家机构职权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宪法怎样规范权力运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民英雄纪念碑.mp4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docx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mp4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mp4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