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难解的题(浙江省丽水地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道难解的题(浙江省丽水地区)

资源简介

《一道难解的题》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2-1 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中国和世界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
2-6 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中考考纲
36.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c
教材分析
本课从整个环境范畴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对环境有一个更为系统的了解,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进一步认识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本课涉及到几对关系:人口与发展、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资源与发展、环境与发展。教材从历史与现实的坐标中去探寻PRED之间的关系,使PRED的内涵更为丰富。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整个环境范畴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缺乏系统性。用理性的语言阐明它们的关系不仅费力,也完全没有必要。因此,学生只要能认识到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能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即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教学设想
九年级学生总体上,上课缺乏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所学内容“PRED”问题是一道难解但又必须有解的难题,虽然学生在其他各科学习对此也有接触,但如果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可能会面临学生不会说、不愿说的局面。为此,基于课标和考纲要求,我的教学设定在:通过有效的问题预设,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教材的时空跨度要求教学既要回顾过去,面对现实,也有必要展望未来。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这些是我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通过实例展示分析,使学生感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是一道难解的题却又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学会正确看待PRED之间的关系。
2、过程方法:培养学生收分析材料及图表的能力,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PRED四者的矛盾及关系 。
难点:从历史、现实的角度辨证的看待PRED四者的关教学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出示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请学生背诵。出示诗句 “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提问:描写的对象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生:回答
师:出示资料
[前世今生]——从云梦泽到洞庭湖,了解洞庭湖的沧桑巨变。进而出示材料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洞庭湖水患文字材料
师提问:1、引起上述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生:回答,思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
师:出示资料唐代诗人李群玉有一首《洞庭干》诗,其中有两句深刻地道出了人为因素影响与洞庭湖式微的关系:“伤心云梦泽,岁岁作桑田。”从云梦泽到洞庭湖,一个大湖的悲剧,一个人类的悲剧。记忆犹新的98年长江特大洪灾,暴雨并不是灾难的唯一原因。
师提问:2、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生:回答,探究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
师提问:3、从洞庭湖的变迁,我们可以认识到什么?
生:回答,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忧患意识。
小结:一、提出问题: PRED问题
师:简述几个问题表现,指出问题由来已久。
二、分析问题:可持续发展(难解)
师:阐述人类探求PRED问题实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对PRED问题的认识也是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的。
[分析问题]:从历史的记载中考证
师承接:让我们从历史记载中去考证: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书本图片,大家思考两个问题:(1)图片分别代表人类文明哪个阶段?(2)每个阶段,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如何?
生:回答
师小结:从这个短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历史非常久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从洞庭湖的变迁中你读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演变吗?(可以让学生尝试论述)
师承接:让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去感受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一个典型例子。并能够尝试解开这道难解的题。
三、解决问题:。。。 。。。(有解)
[解决问题]:从现实生活中感悟
媒体展示:塔里木河流域图
师设问:(1) 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
(2)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
(3)简述导致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发展的人为原因
生:回答
师承接:课件演示塔里木河的萎缩与生态恶化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塔里木河的萎缩与生态恶化使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积极投入到塔里木河的治理过程。
设问:阅读下面方案,你更倾向哪种方案?请说明理由。方案展示
生:回答
师承接:课件演示塔里木河的治理及成效图片,让学生意识到可以有解。
师:出示北京奥运空气质量图片及资料,学生回答绿色奥运的具体对策,让学生意识到可以有效解决PRED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结束]用简短的文字叙述两两因素之间的关系.
师:出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简图。
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师:家乡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PRED问题,思考:我们的家乡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上存在哪些不协调的地方?
课后反思
一、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实例展示分析,使学生感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是一道难解的题却又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学会正确看待PRED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及图表的能力,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忧患意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知识、情感、价值观这三维目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基本相似,通过对案例的精心挑选和问题的有效设计,教学过程比较充实,环节清晰,学生能够感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存在错杂复杂的关系,是一道难解的题,又是一道必须有解的题。
二、存在不足之处:
1、主题不够突出,对课标解读不够深入,对材料的挖掘不够深入,主观上主要是想回归课本,以应对学科现状,学生现状和中考开卷考试的现状。太求面面俱到,反而没有了特色。
2、问题设计还缺乏深思熟虑,没有考虑学生的状况,难易缺乏梯度,对整体学生相对较难,以至于学生参与不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