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猿相揖别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猿相揖别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
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2)收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的资料,知道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分析有关资料,理解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 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主要区别。
2、难点:真正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兼有讲述法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与学的过程
(第一课时)站立起来的祖先
(新课导入)
(讨论)我从哪里来的
我们的祖先从哪里来
你知道几种关于“我们祖先起源”的说法 你认为哪种说法比较合理
学生回答:女娲造人说,上帝造人说,古猿进化等
师:肯定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承转)人是由猿转化来的,他是怎样转化的?影响他转变的重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回到一千多万年前,古猿生存的时代去那里追古溯原。
(新课教学)
叙述:目前所知道的最早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的坦桑尼亚,展示《非洲地图》,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展示《古猿想像图》
师:根据图示,请简单讲述一下,当时古猿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特点
生:茂密的森林,以采摘果实为生
师:你知道后来当时的古猿生存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利用《非洲地形图》设置场景:1000多万年以前,非洲大陆东部地区形成了一条南北纵向的大裂谷,裂谷东部陆地上升。
生:非洲东部地区由于陆地上升,降水减少,原来茂密的森林变得稀疏起来,一部分古猿被迫从树上下到了地面活动。
师:古猿下地后会遇上哪些原来在树上不会遇到的问题 古猿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自身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想像讨论)
师:下到地面的古猿随即就面临如何获取足够的食物、如何躲避猛兽等生存问题。于是,下到地面的古猿为了适应生存环境,逐渐学会了直立行走,从而走上了向人类进化的道路。
(思考与讨论)促使部分古猿直立行走,向人类演化的直接因素是什么
环境的变化
(思考与讨论):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
归纳:直立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便逐渐形成;直立行走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的变化;直立行走还使头颅逐渐托置于脊柱正上方,促使脑的发育。
(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图1—3《猿“手”与人手比较图》,并思考:
你能看出猿“手”与人手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猿“手”同攀援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小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制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
(模仿)要求学生尝试不用大拇指去拿文具或书写,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了解上面的问题。
(思考)从猿“手”到人手演变过程中,是什么因素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归纳:是劳动,劳动改造了手,促使古猿手脚分工、直立行走;劳动过程中促成语言的产生;劳动过程中促进了人脑的形成与发展等等。最后,提醒学生:劳动虽然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劳动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唯一的、绝对的,其他还有如环境、气候等因素。
(承转)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从某种角度讲是“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改造了人”。而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就是制造工具。
(想一想)古人类的常用工具会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结合图1—4《史前人类打制的石器》,同时展示反映史前人类用过的打制石器图片或幻灯片
根据这些石器的形状,你认为各自有什么用途?
想一想,史前人类是如何制作这些石器的?
教师提示:人类使用这种简单而粗糙的石器的历史长达二三百万年。称为旧石器时代。
[总结]引导学生观察图1—2《从古猿到人类的形态变化》,直立行走并能制造使用工具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代表是云南元谋人。引导学生读图1—5《古人类分布略图》,找到元谋人所处位置。
(承转)到目前为止,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东部,那么是否就说明了我们人类就此一个祖先,或者说人类发源地就此一处呢 (引导学生观察图1—5《古人类分布略图》,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的多源性。)
(观察与思考)让学生根据图1—5《古人类分布略图》思考:
古人类主要生活在哪些区域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亚、非、欧等地区。进而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相对有适宜的温度、降水,并能够提供相当数量的适合人生存、发展的食物等。(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人类起源、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直接关系。)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北京人”的足迹
(新课导入)
(展示中国古人类分布图)上节课我们讲到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相对有适宜的温度、降水,并能够提供相当数量的适合人生存、发展的食物等。根据这些气候特征,引出今天的北京一带当时的自然条件状况:距今70万一2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一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并分布着茂密的森林、草原和湖泊,是否存在古人类遗址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寻“北京人”的足迹。
(新课教学)
关于“北京人”的内容,我们主要要了解的问题(展示):
1. 北京人化石出土的地点?
2. 北京人生活的时代?
3. 北京人已经具备的劳动技能有哪些?
4. 北京人的生产关系怎样?
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北京人”
(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图1—6《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同时展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图,看看你的同桌,再比较北京人思考北京人的头骨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北京人的头部仍然保留了不少猿的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突出,鼻子宽扁,嘴部向前,没有下颌,牙齿粗大。头盖骨比现代人厚,脑容量比现代人少。从外貌体征看:北京人和现代人还有很大差距,还保留猿的体征。但是北京人已经开始象现代人一样直立行走了。
北京人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头部与四肢不协调的现象
归纳:劳动与活动使北京人的四肢进化得快,而脸部的活动要小得多,进化得慢。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图1一 《北京人围猎肿骨鹿想象图》,组织学生讨论:
从这幅想象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有关北京人生活、生产状况的信息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北京人十几个或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过着群居的生活,这与当时的环境密不可分,一两个人难以抵挡猛兽的侵害,简单的经济状况又难以维持上百人的生活,所以只能是十几个或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并且全体人员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果实。
(2)北京入主要依靠采集和猎取小动物为生,如小鹿等。图中正在被北京人猎杀的是肿骨鹿,这一方面说明了肿骨鹿是北京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另一方面,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京人当时的生存环境:当时北京人生活的周口店一带森林密布,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条件与人类形成的关系。
(3)北京人主要使用打制石器、木棍等简单的工具,同时北京人已经懂得使用火。
思考:使用火对人类进化有哪些重要作用?
学生看书回答
指导学生读作业本,了解北京人使用火的情况
(承转)让学生观察图1—5《古人类分布略图》,从而了解,在北京人遗址的同一地区,又发现了重要的古人类的遗址——山顶洞人遗址。
(思考讨论)
1. 山顶洞人化石出土地点在哪里?
2. 山顶洞人生活的大约年代?
3. 山顶洞人人的生产状况有什么重大改变?
4. 山顶洞人的生产关系的状况如何?
(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图1—9《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认识山顶洞人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外貌特征有什么不同?(北京人还保留着某些猿类特征;山顶洞人的外貌特征则基本上和现代人一样。)
指导学生阅读书本,找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信息
思考: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山顶洞人在工具制作等方面,已掌握磨制与钻孔的技术。引导学生观察图l一10《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同时展示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的一些钻孔装饰物的图片或幻灯片。
(2)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让学生想象并描述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情景,并思考:人工取火比使用天然火进步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随着磨制技术与钻孔技术的出现与成熟,原始人已经能够钻木取火或击燧取火,即人类可以随时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从而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的创造。所以,恩格斯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3)山顶洞人的社会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即山顶洞人的生活群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每一氏族都有共同的祖先。氏族的出现与当时的原始人类经济生活的改善有直接的关系。
指导填表格: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对比简表
发现地点 距今时间 外貌特征 使用的工具 用火情况 生活群体
北京人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70万一20万年 面部保留某些猿类特征 打制石器 天然火 原始群
山顶洞人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18000年 外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相似 磨制石器 人工取火 氏族
对比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北京人还保留着某些猿类特征;山顶洞人的外貌特征则基本上和现代人一样。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由于环境等的变化,古猿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劳动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渐进化到了人类的过程。
(1)直立行走并能制造、使用工具是区分人与猿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中国的代表是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
(2)距今70万一20万年前的北京人是原始人,但还保留着某些猿类的特征,属于猿人阶段。猿人是最早的人类。
(3)距今30000年的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已基本上和现代人关系形成的氏族。
布置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