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点一、教学目标 1.感受“点”的形态,初步掌握“点”画的基本书写运笔。 2.通过描红练习,感受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的运笔方法。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感受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二、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右点”的基本写法,在具体笔画中练习运笔方法。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毛毡等。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要想写好楷书,必须先写好基本笔画。通过预习,你知道有哪些基本笔画吗?【出示右图】要想把汉字写得既美观又有力量,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笔画的形态,还要领会它们的运笔方法。 如果说“横、竖、撇、捺”是汉字的身体四肢的话,“点”画就像汉字的眼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字中最小的笔画——点。(板书)【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点画的兴趣,知道点画的重要性。此处应简洁明了。】(二)观察与练笔1.认识“点”【出示右图】 “点”画虽小,但变化最为丰富。图中的“点”形态各不相同,有你认识的吗?请说一说。2.对比蒜瓣与“右点”【出示右图】汉字是表意文字,多来源于现实事物。你看“点”与蒜瓣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你说一说。(蒜瓣与“右点”在外形上很像,头部尖尖,腹部鼓鼓。尾部变小,但又略有不同,“点”更加圆润厚重一些,如同雨点的尾部。)3.读帖交流,讲解描红下面,我们就来通过读帖学习右点的一般写法。⑴自主读帖:(学生读左图)认真观察字的外形,揣摩字的写法就叫读帖。也可以读一读写法提要。 ⑵说一说:你有哪些地方要提醒大家的?谁还有补充? ⑶试一试:学生尝试按运笔线路描红,并展示评议,发现不足。(学生往往只关注行笔线路,没有提按,容易变成画字。)⑷讲一讲:【出示右图】教师先讲解,适当提及“提按”(板书);再带领学生一起在手掌上模拟书写,体会提按运笔;最后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三次讲解,层层提高,牢牢记住:略向左上逆锋起笔,接着向右下按笔画弧——先向水平方向轻按笔——转向右下方逐渐加重按笔——再转向左下方略提,最后转笔回锋渐提,向内回锋收笔。)⑸描一描:教师巡视指导,并点评。4.尝试描红“主”如果把“点”放在字中你还能写好吗?下面我们就来写带有右点的“主”字。 1 读帖,结合“一点通”简要说说如何写好“主”。【出示右图】(重点关注“点”在具体字中的写法。总结:一看位置,二看长短, 三看方向。)2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3 学生描红,教师指导评议。(三)对比与描红我们再来学习点的其他变化,写写带有它们的汉字。1.比较发现一个字中有多个“点”,它们能写成一个方向、一个形状吗?试着说说下列字中有哪些类型的“点”?(右点、左点、竖点、撇点、挑点)【出示左图】2.讲解发现其实不同的“点”在写法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你想知道吗?我们主要来初步学习“长右点、左点、撇点”。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出示右图】⑴长右点:写法与“右点”基本相同,只是加长了右下行笔的长度,一般向右下倾斜角度也略变大。 ⑵左点:起笔与“右点”相似,然后转向左下方行笔,接着向右下提笔,最后转向内回锋收笔。 ⑶撇点:起笔与“右点”相似,再转向左下45度撇出,逐渐提笔出锋。 3. 自主读帖与描红⑴学生根据“一点通”自主总结书写方法,特别关注“点”的写法与变化,如“六”下两点的上合下开,“示”两点左低右高。描红“六、示”,注意提按,一笔写成,不涂不抹。⑵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议。 4.完成作业,举办小小书法展评,最后小结(四)书法常识【出示图片】中国书法千变万化。你看,仅仅是书法二字,就有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多种形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