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中国的环境问题(一)环境亮起了黄牌1、当前我国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例:沙尘暴)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废气(酸雨、工业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2、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1)中国开始走上工业化的道路,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中国主要采取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3)中国经济发展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比较低(4)中国人口持续增长3、环境问题的危害(1)危害生命健康(2)影响社会安定(3)制约经济发展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四、失去平平衡的环境1、环境自然环境:河流、森林、空气、沙漠、草场等社会环境:学校、市场、机关单位等2、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依赖和作用于自然环境,环境反作用于人类。(有人说,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必然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你赞成吗?)(赞成)3、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热污染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森林破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等(有人说,环境问题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的产物。你赞成吗?)(不赞成,环境问题由来已久)4、环境问题的变迁史前社会:洪水、猛兽、林火、风暴等各种自然灾害。农业社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水土流失,环境退化。工业社会:自然资源的大量损耗和破坏——生态破坏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形成的“三废”污染——环境污染5、全球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5)森林锐减(6)土壤沙漠化(7)大气污染(10)国体废弃物污染(9)海洋污染(8)淡水资源污染(1)全球变暖 A、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在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中指出,南极洲拉森-B冰架大崩裂,其原因与人类破坏环境的活动导致全球变暖有密切关联,并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加速。B、2004年11月16日,一些环保人士表示,由于全球变暖正在威胁喜马拉雅山地区,融化的冰河已经使得喜马 拉雅山周边的湖泊水位上涨,有可能引发洪灾,从而导致这里独特的环境遭到破坏和人员伤亡。(2)臭氧层破坏(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发现)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层,主要围绕在地球外部离地面20—25千米高度的地方,起到吸收太阳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部分的作用,此外还发挥着调节气候的重要功能。清洁剂等中都含有氟利昂,氟利昂被排放到大气后,其稳定性决定将长时间滞留达数十到一百年,到达平流层后被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分解,分解后产生的氯原子会破坏臭氧层。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抑制人的免疫力,会使白内障和皮肤癌患者增加。(3)生物多样性减少1800年以后恐鸟灭绝,1865年西非狮灭绝,1880年牙买加仓鼠灭绝,1882年中国白臀叶猴灭绝(4)酸雨蔓延与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一起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热点。欧洲的酸雨多发生北欧国家,后来扩展到东欧和中欧,直至几乎覆盖整个欧洲,德国约三分之一的森林受到酸雨不同程度的危害,瑞士森林受害面积已达50%以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酸雨面积逐步扩大。(5)森林锐减(见书本)(6)土壤沙漠化A、目前我国土地沙化面积以每年30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面积,也就是说,每相当于一个北京市B、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达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 C、水土流失的面积正以每年100公顷的速度增加,每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就有12亿吨来自沙漠化地区。(7)大气污染A、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由于冬季染煤引起的煤烟性烟雾,导致4天时间4000多人死亡,两月后又有8000多人死亡。B、洛杉矶光化学烟雾:1943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为例。由于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中的某种化学物质,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发生了光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有毒的浅蓝色烟雾,它导致洛杉矶大部分市民患病。1955年再度发生的此类事件,使65岁以上的老人五官中毒红肿,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的人数达400多人。(8)淡水资源污染 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鱼虾和贝类及其他水生物,造成近万人的中枢神经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9)海洋污染 A、污水直接排放、河流排放、公海焚烧和倾倒废物、事故泄漏、海边的固体废物。 B、1991年波斯湾海域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生灵涂炭。伊拉克打开艾哈迈迪输油管,每天将几百万桶原油倾泻入大海,石油漂流所经之处有200万只海鸟丧生,许多鱼类和其他动植物也遭受了灭顶之灾,波斯湾里的一些特产鱼种将永远消失。(10)国体废弃物污染在美国这个世界上垃圾“产量”最高的国家里,垃圾的年产量约为2亿吨,仅纽约每天就出产垃圾2万多吨。美国拉夫运河事件:20世纪40年代干涸被废弃,1942年美国一家电化学公司购买了约1000米长的废弃运河,倾倒工业废物,11年后,废弃物达800万吨,其中致癌物4.3吨,1953年填埋覆盖好后,转赠给当地教育机构,此后,政府在此盖起了大量的住宅,一所学校。1977年开始这里居民不断发生各种怪病,1978年开始渗出一种黑色液体,经检验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三、重建我们的家园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我国的环境问题 对策:保护环境(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 开展防护林工程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治荒漠化(生物固沙)封山育林、退耕还林、 退耕还湖和退耕还牧环境污染:三废污染 治理水污染、酸雨、城市大气污染“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的水污染治理采取重大举措,改善水环境:★标本兼治,加快流域工业结构调整 ★深化工业污染防治,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落实目标责任 ★强化执法监督,提高监管水平★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削减生活污染负荷酸雨:大中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内,原则上不得新建、扩建燃煤电厂;在东中部地区以及西部“两控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燃煤电厂,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同步配套建设脱硫设施;对不符合城市规划和环保要求的市区内现有燃煤电厂,要通过建设脱硫设施、机组退役或搬迁等措施,逐步达到环保要求;制订火电厂二氧化硫在线连续监测和环保优先调度管理办法,以加强火电排放的监测管理并促进电力结构调整和清洁电力发展,切实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等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资料一:目前/我国综合资源利用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水平的两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率平均比国外先进高40%。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日本的10.3% 、欧盟的16.8%、美国的28.6%。我国每年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说明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不科学造成浪费和损失较严重。资料二:太祖卖野味,太爷卖木材,爷爷卖野菜,爸爸卖根雕,轮到我只好卖黄沙资料三: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说明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过度掠夺就必然会影响发展人类要善待资源、善待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类应该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2)持续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994年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生态农业循环(1)酒糟本是废物,却变成了养鱼的好饲料.鱼塘的塘泥需要定期清理,塘泥对葡萄树来说又是上好的肥料,葡萄可以用来酿酒,葡萄园可以用来从事生态旅游。在这里,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既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环境污染,又节省了成本,实现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2)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人口警钟须长鸣。(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基本情况新中国成立前——增长较慢 新中国成立~1978年间——增长很快1978年以来——持续增长 未来几年——持续增长、速度减慢(二)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1、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例:①春运 ②人才招聘会 ③单位面积人口数——60页的表)影响:①加重国民经济负担,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给资源、环境、就业、教育、住房等带来较大的压力。2、人口文化素质低。(例:①每万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60页图2-15 ②文盲——60页)影响:①环境意识薄弱,不仅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程度很低,还会破坏它们;②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③会受传统生育观念的限制,不利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3、人口老龄化加速。例:①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61页——图2-16)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2040年 2050年7% 11.7% 15.5% 21.9% 25.1% 27.4%②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影响:①加重家庭负担;②老年人得不到应有的照顾;③给社会进步带来很大的压力。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资料分析:①1995年中国内地第12亿个小公民在北京市妇产医院出生。直到10年后2005年1月6日,中国内地的第13亿个小公民才出生,他整整比预计的迟来了4年。”13亿人口的来临为什么会比预计的整整推迟了4年?②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变化(69页图2-22)我国人口出生率为什么会降的那么快呢?1、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目的。“晚婚、晚育” 控制人口数量基本要求 目的“优生、优育” 提高人口素质“晚婚、晚育”:①婚姻法规定,女年满20周岁、男年满22周岁可以结婚。女方年满23周岁、男方年满25周岁以上结婚为晚婚,夫妇达到晚婚年龄后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②关于我国妇女20岁结婚生子与25岁结婚生子的问题(70页)“少生、优生”:①少生即“生得少”。优生通俗地讲可以把这两个字倒过来理解,即“生得优”。这里所说的优,就是指生育的子代要健康、聪明、漂亮,尽可能地降低“缺陷儿”的诞生。②我国成人文盲率和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的变化(69页图2-24)3、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取得的成绩。(68页最后一段)二、中国的资源问题(一)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资源大国 资源总量丰富(地大物博) 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资源小国 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地大物薄)资源问题 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质量不高资源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严重 加剧了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二)应对资源危机“开源” 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资源开发的范围 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节流” 节水、节能、节材 (关键:科学技术)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立法管理资源总量丰富:(课本62页第一段)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课本62页第二段;社会图册20页上)(可以拿班级均分举例或分物品来举例)资源分布不平衡:(课63页图文资料及64页的问题)资源质量不高:(课本64页关于土地资源的例子)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我国 30% 40%发达国家 70% 75%破坏与浪费严重:我国目前82%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20%已完全丧失使用功能...。。。。。。。。。。。。。。。。。。。。。。。。。。。。。。。。。。。。。。。。。。。。。。。。。。。。。。。。。。。。。。。。。。。。。。。。。“开源”:(课本71页第二、三段)1、据测,拥有“世界最佳风况”的南澳岛可开发风能发电容量超过60万千瓦。据了解,目前已有国内外6家公司参与南澳风电场开发建设,年可发电1.4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二位。2、深圳太阳能资源丰富。有关专家算了一笔帐:以深圳目前的1000万人口为标准计算,如果普及太阳能热水器,每天的节能效益就达到了250万元。目前,市政府出资1800万元将展开包括相关政府机构和公共设施在内的15个太阳能节能改造项目,此工作正在进行之中。3、垃圾发电在深圳已形成一定规模。作为替代能源之一的生物能发电目前在深圳已经取得了成功,据深圳市能源集团有关人员介绍,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及其产业化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前景:垃圾发电能满足20万人需求.目前在深圳建成和在建的垃圾发电厂总处理能力达到3250吨/日,约占深圳市日生活垃圾产量的40%。按深圳垃圾日产量达8000多吨计算,按发热值比较,约相当于600吨标煤。其余热可驱动15万千瓦的发电机,接近全市全年用电量的2%,如果按深圳1000万人口计算可满足20万人的生活和工作用电的需求。“节流”:(课本71页第二、三段;72页节水灌溉;73页节水标兵)1、韩国国土狭小,人口稠密,资源有限。节约美德在韩国蔚然成风。“韩国人已经节约到了牙齿上”,在韩国餐馆每次就餐后,服务员总是递上一个小纸包──牙签。这种牙签与众不同,是用土豆淀粉或糯米淀粉做成的牙签。服务员说,“这种牙签最大的优点是节约木材,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食用。”2、1981年,丹麦政府制订法令,规定啤酒和软饮料只有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才可上市出售。丹麦联合酿酒公司迅速回应了此项法令,其99%的瓶子得到回收,有些瓶子重复使用达30多次。3、从6月28日晚开始,深圳夜景照明绝大部分关闭,路灯则实行“半夜灯制度”———晚12时后至第二天清晨只亮一边路灯或隔盏亮灯。待用电高峰期过后,夜景照明方可恢复。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本71页第四段;72页南水北调)立法管理:课本71页最后一段树立人均危机的忧患意识解决资源问题的措施解决资源区域性短缺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三、环境问题.doc 三、重建我们的家园.doc 中国人口问题.doc 二.中国的资源问题doc.doc 失去平衡的环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