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

资源简介

课题 第二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 总课时 第9-10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 设计者 吕建忠 授课时间 9.16-9.1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图文结合,观察和认识文字、城市、国家的出现,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出现和形成。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2、了解作为权利象征的金字塔、九鼎等,充分认识王权的实质。了解不同阶层人们的遭遇和地位,尤其是通过分析印度的等级制度、中国的分封制度,认识人类社会有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文结合分析城市居民所生活的不同条件,理解和分析贫富差别的出现、社会的逐渐分化;也可以通过城市的规模和布局,了解不同阶层居民的生活状况。2、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分析军队和刑法在早期国家形成时期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树立阶级的观念,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如国家的形成、王权神圣。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城市、王权、阶级等如何体现出国家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教学难点 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历史现象。明确城市、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认识和理解城市、阶级、国家、王权等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及收集有关的考古资料。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课件导入 展示当今世界各国的文化风俗或城市风貌。 观后用一个词相互交流感受,在感受与体验现代文明的多元和繁华中 激发学生学习和了解早期国家形成的兴趣。
新课教学过程 出示三大遗址图片 小组合作完成:1、任意选一个遗址,描述其布局、功能和特点;2、猜想古代城市形成的原因和条件;3、比较这些古代城市遗址有没有相同之处;4、同现代城市相比,有什么异同?5、看哪一小组能画出一幅古代城市想象图? 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求真的基础上发挥创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并能从感性认识上为下面“王权神圣”的教学做了铺垫。
出示《摩亨佐·达罗富人住宅区》的图片活动 角色扮演。要求:假如你是一位古代印度的富翁,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家的布局。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出示《金字塔》图片指导学生阅读P31“阅读卡”, 思考:1、你知道金字塔是用来干什么的吗?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2、法老的金面具和金棺说明了什么?3、古代埃及的王权神圣的象征是什么?思考:1、汉谟拉比是如何确立其对王国绝对的统治地位? 学生各抒己见,使他们对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利有一定的认识。充分利用阅读卡,使学生体会统治者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新课教学过程 强调古巴比伦的“君权神授” 2、汉谟拉比为何要称自己是天神地神的宠儿? 利用神权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出示大禹的图片,提问 思考:1、他是谁?他是通过什么方法当上部落首领的?2、当上首领后,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他的权力? 3、禹之后,继承王位的是谁?他当上首领的方法和他父亲一样吗?这种方法有何意义? 通过以上这个过程,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形象。
问:王权的扩大与神圣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学生讨论回答)
教学小结 根据“城市、国家、法老、大禹、王权”等关键词,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 培养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的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金字塔》 猜想:1、金字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你觉得它“奇”在何处?2、有人说“金字塔的每一块大石上都有一个埃及奴隶的冤魂”,说说你的理解。3、在古埃及社会中存在着几个阶层?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
新课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完成:1、请根据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分辨出四个等级孰高孰低?2、填写种姓制度示意图、并分清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3、根据阅读卡表演小品以及看材料体会这种制度对印度社会产生的影响? 转换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种学习能力
1、出示大禹鼎2、出示“商王大墓图”、“带枷的奴隶俑”“戴手梏的陶俑”图。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3和“妇好墓随葬品”图文资料 思考:你知道大禹鼎有何作用?在商王朝哪些人属于统治阶级,哪些属于被统治阶级?思考:这组图说明了商朝社会的什么现象?思考:哪些事例表现奴隶的悲惨生活? 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理解商王朝的社会分化情况.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归纳能力,图文并茂,使学生对奴隶 悲惨命运有直观、感性的认识。
提问:1、假如你是商王朝的一个奴隶,你会起来反抗吗?2、面对起来反抗的奴隶,假如你是奴隶主你会怎么办? 激发学生兴趣,自然转承下目内容
1、出示图2-17和图2-18,提问:2、出示图2-21,提问:3.出示图 2-19和阅读教材P34“关于 小组讨论:1、看一看,这些文字都与什么有关?这说明了什么?2、从妇好墓出土130多件青铜兵器和大型青铜钺陪葬说明了什么?思考:这些文字都与什么有关?说明了什么?仔细阅读,思考:1、这些法典内容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不平等) 使学生体会商朝已经有了强大的军队、商王朝青铜也已十分发达,以进入了青铜时代。知道统治者通过法律和刑法加强统治。使学生体会到法律和刑法是(统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教学过程 《汉姆拉比法典》的一些规定”,提问 2、你认为汉谟拉比颁布这部法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这些规定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级的意志的体现,是统治人民的工具)有深刻的认识。
小结 用本课的知识结构小结 为什么说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培养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的能力。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一、教材P35自我测评,A级学生:1;B、 C级学生:1、2。二、《作业本》P20-22A级学生:完成“基础与巩固”、“阅读与思考”11、“综合与运用”13;B级学生:完成“基础与巩固”、“阅读与思考”11、12、“综合与运用”13;C级学生:完成全部“基础与巩固”、“阅读与思考”、“综合与运用”。
教学反思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力争做到把老师知道最多的知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有条列地传授给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要抓住课堂上的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作 业 评 批 记 录
上交情况 全批全改 批改时间 08-09-18
讲评时间 08-09-18
典型问题记录 一、教材P35自我测评,A级学生:1;B、 C级学生:1、2。二、《作业本》P17-19A级学生:完成“基础与巩固”、“阅读与思考”9、“综合与运用”12;B级学生:完成“基础与巩固”、“阅读与思考”9、10、“综合与运用”12;C级学生:完成全部“基础与巩固”、“阅读与思考”、“综合与运用”。
纠改措施 (1)自我纠正(2)互相纠正(3)小老师指导(4)教师讲解
古代埃及
夏商王朝
古埃及法老
汉漠拉比 大禹与九鼎
古代埃及 商王朝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乌尔城
摩亨佐·达罗 二里头
早期国家的形

城市出现
王权神圣
分化社会
军队与刑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