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告别野蛮(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告别野蛮(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

资源简介

课 题 第三课 告别野蛮 总课时 第11-13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3 设计者 吕建忠 授课时间 9.18-9.2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古代埃及、西亚和商代文字的了解,思考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字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理解文字的产生与人类发展进步的关系。2、通过对古代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商代青铜器等文明成就的学习,认识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建筑、园艺和青铜器铸造方面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3、通过对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及宗教(“阿蒙神” 和佛教)等方面的了解,认识科学探索和宗教崇拜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图片资料进行合作学习,领会任何重大工程、科学发现等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形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2、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能将世界各地文物、科学成就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3. 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字及图片材料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理解宗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关注世界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提升学生探究社会发展奥秘的愿望,增强民族自豪感2、感受古老科学探索的艰辛历程,认识任何成就都是努力的结果,学会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关注生活,树立“科学就在身边”的意识。3.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字及图片材料,认识到在阶级社会里宗教已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体会它对古代文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尝试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和认识问题,正确看待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教学重点 1、文字产生的原因和古代埃及象形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三种文字的各自特点及意义。2、古代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商代青铜器等文明成就。3、东方文明古国在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方面的成就,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难点 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与分析人类文明的传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课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导入新课 用笑话一口传信息----哈雷慧星故事 1、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2、怎样才能避免出现类似的事情?3、你知道人类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样的吗?(文字的雏形) 放松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文字产生的历史背景。
新课教学过程 出示图片《刻划符号》与《图画文字》 思考:1)它们各自表达信息的根据是什么?2)人们用它们表达信息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指导学生认识文字的雏形。使学生了解不同的区域不同时期的文明成就的特点。培养学生制表能力,概括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使学生体会文字的发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共同结晶成果。
出示世界上独立形成的三种古老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出示一些象形文字出示两段材料 1、辨认这三种文字分别属于哪个国家?这三种文字有哪些共性与个性?制作并填写《三大文字异同比较表》2、猜猜这些字与现代什么汉字对应?阅读材料 1:书本P37阅读卡;2:“……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上一点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了起来……”---鲁迅《门外文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新课教学过程 出示一系列甲骨文的图片,以及甲骨文书法作品 讨论:1)这两则材料你同意哪种观点?2)文字的产生有什么意义?(告别野蛮,进入文明时代) 通过欣赏,感受中国文字的“美”,体验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爱国情感。
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文字有什么作用?(促进记忆和交流;记录历史;积累知识、传承文化) 进一步理解文字的作用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文字是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远古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演变而来的。文字的产生使人类的发展进程出现了质的飞跃——告别野蛮、走向文明。从此,人类才开始有自己的历史。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学生看图回答:你所知道的古代文明古国中的宏大工程(建筑)有哪些 达到直观,形成感性认识。
新课教学过程 1、播放影片《金字塔》,并列举金字塔之谜一、二。(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2、组织活动 观看并思考:1、看了金字塔视频及课本资料,你有何感想? 2、辩论:有人认为金字塔是当时的奴隶所建,也有人认为它们是比当时地球人类先进的“天外来客”所建,你赞成哪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一工程的宏大、建筑工艺的高潮。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也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
播放《空中花园》2、组织活动 欣赏并讨论:空中花园消失的原因?(结合七年级学过知识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学会分析解决的能力
新课教学过程 过渡:这些文明古国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远不止文字一项,还在技艺上也有重大的贡献。大家知道大禹在位时,曾铸造过“九鼎”,你知道这鼎是怎样建造的吗?鼎在中国被视为什么? 激发好奇心
1、引导学生了解商朝青铜文化的演进、铸造步骤、种类。2、播放青铜艺术杰作3、组织活动 了解欣赏,识记司母戊大方鼎(鼎在古代象征权力和地位)“鼎与汉语”: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以直观、美感的图片资料震撼学生心灵,激发学生自豪感。与其他学科联系增进学生的文学修养。
过渡:提问:大家知道科学是什么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们古人是如何探索科学的。 引出下文、了解科学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0-41,说说四大文明古国古老的科学探索(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 1、见后面的制表填写2、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回答:1)马克思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2)这事例说明古代科学发现与发明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教学小结 通过学习,四大文明古国不仅创造了文字,而且在建筑、园艺、青铜铸造、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它们都是人类告别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知道了科学源于生活、源于生产实践、源于对身边事物的细致观察。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古代劳动人民仅仅迈出了科学探索的第一步,他们对丰富多彩的世界充满了神秘感,他们把许多不能作出科学解释的自然现象看成是一种异己力量,在支配着人本身和人周围的一切事物,因而产生了最初的宗教观念。
第三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引入新课 出示与宗教有关的图片。 思考:这些图片都与什么有关?你们身边有与宗教有关的人、物或事吗? 从学生身边说其使人人有东西可讲。
新课教学过程 出示《阿蒙神》图片 思考:1、他是谁?在古埃及有何地位?2、古代埃及人一开始就都信奉他吗?4、宗教在古代埃及社会生活中有何地位? 由阿蒙神引出古埃及宗教的若干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埃及宗教有一初步了解。
出示图2-35 描述图中内容,思考:图上的内容与古代埃及宗教之间有什么联系? 以形象的画面来引导学生领会埃及宗教的“不死说”。
组织学生讨论问:你认为金字塔与木乃伊和埃及宗教有什么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古埃及宗教是人类原始时期的古老宗教,它的特点是以光怪陆离的动物神、人身兽首神、人形神以及二三百个大大小小的主神和地方神为崇拜的偶像。古埃及巍峨的金字塔、神秘的陵墓、绚丽多姿的壁画、长眠的木乃伊……那一件件文物、一所所古迹无不与宗教信仰息息相关。 以材料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古代埃及的宗教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过渡:《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西天是指什么地方?由此引出印度是佛教的原产地。 激发学生兴趣
出示《释迦牟尼的故事》连环画 思考:1、释迦牟尼为什么要创立佛教?2、释迦牟尼认为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3、怎样才能消除痛苦?4、你怎样看待他的这种说法? 引导学生概括说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目的。
出示材料,组织讨论;1、从以上材料可知,佛教的教义是什么?2、为什么佛教宣扬这个教义?这种平等是真正的“平等”吗? 阅读材料: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主要表现为“业报轮回”的平等。。认为不管高级种姓还是低级种姓,修了善业的来世将生于富贵人家 ,修了恶业的来世将生于低贱的人家。佛教对现实生活中不平等的事实基本上是认可的。讨论:你如何理解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 通过材料使学生理解佛教的虚幻性和麻痹性。
1、出示图2-37和观看录象2、组织活动 1、看录象介绍阿育王对佛教发展的贡献。描述佛教的传播和影响2、辩论:佛教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将佛教的传播落实在图上。认识事物的两面性。
组织活动讨论 宗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何作用? 综合知识、归纳、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学习体会 掌握知识、收获体验
总结概括 文明古国文字建筑和工艺科学技术宗教古代埃及前3500年象形文字金字塔(胡夫)太阳历、3.16阿蒙神古巴比伦苏美尔人楔形文字空中花园太阴历、星期制古印度阿拉伯数字佛教古中国商朝甲骨文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西汉末年佛教传入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一、教材P43-44自我测评,A级学生:1;B、 C级学生:1、2、3。二、《填图册》P48-49(本部分可以作为课内练习)三、《作业本》P23-25A级学生:完成“基础与巩固”、“阅读与思考”9;B级学生:完成“基础与巩固”、“阅读与思考”、“综合与运用”11;C级学生:完成全部“基础与巩固”、“阅读与思考”、“综合与运用”。
教学反思
作 业 评 批 记 录
上 交情 况 全批全改 批改时间 08-09-23
讲评时间 08-09-23
典 型问 题记 录 10(1)材料一描绘怎样历史场景?11、我们学习古代人民那些精神?
纠 改措 施 (1)自我纠正(2)互相纠正(3)小老师指导(4)教师讲解
文 字
标志古老文明的诞生
从刻划符号到象形文字
工 艺
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艺
展示古老文明的辉煌成就
科 技
宗 教
反映了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
古老的科学探索
宗教的奥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