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与争霸(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变革与争霸(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

资源简介

课题 变革与争霸 课 时 总第57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吕建忠 授 课时间 12月2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和齐桓公称霸;掌握战国七雄的国名及相应的位置、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极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认识和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进步,又引起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诸侯争霸就是其在政治上的反映。2、认识和分析诸侯争霸一方面给当时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另一方面也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培养发奋学习的精神;2、学习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贤能之士管仲为相的广阔胸怀;3、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关注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热情。
教学重点 春秋五霸及齐桓公称霸,认识到顺应历史发展的改革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使学生更为关注今天的改革。
教学难点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变革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商鞅变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图文资料、设计课堂讨论问题。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成语典故。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导入 投影《西周分封形势图》 回顾:分封制的利弊 承上启下
变革与争霸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P72-P76的文字、图片内容。 本节课内容比较浅显,学生能自行阅读完成,故在教法上选择自主阅读法和小组竞答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读图、填图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营造竞争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小组讨论、交流阅读内容。小组质疑,集体释疑。小组竞答。(竞答题分为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三类,基础题每题10分,提高题每答对一点加10 分,拓展题为成语典故题,每说出一个加10分。)
基础题:(1)东周从哪一年开始,谁建立的?(2)东周时期也称什么时期?其名称分别来自于哪本历史书?(3)投影《春秋形势》根据地图说出“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4)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谁?召集诸侯会盟的地点哪里?(5)投影战国形势图,说出战国七雄的名称。(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记忆方法:东南西北中,方位记忆法)(6)据图说“七雄”的位置相当于今天的哪些地区?(7)列举战国时期进行变法的主要国家及人物。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8)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有什么变化?(9)春秋时期最显著的社会特征是什么?
提高题:(1)春秋五霸中,齐桓公为什么能最先称霸?(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作用?(点拨商鞅变法内容的记忆方法: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土地制度)(3)投影“商鞅像”、“立木取信”图,打一成语。并说说该成语的现实意义。(4)投影春秋铁农具,分析铁农具的优点和意义。
拓展题:说说与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成语或成语典故。
小结 自评互判:我在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我在本节课的表现是:本节课表现最出色的是: 培养自我评价的意识,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业布置 收集诸子百家的哲理名言及孔子在教学方面的言论。2、作业本:P40第2-3.6-11题P42-44第14-17题
板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内容比较浅显,学生能自行阅读完成,故在教法上选择自主阅读法和小组竞答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读图、填图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营造竞争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效果较好。
作 业 评 批 记 录
上交情况 全批全改 批改时间 12月3日
讲评时间 12月3日
典型问题记录 17.(1)秦国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纠改措施 (1)自我纠正(2)互相纠正(3)小老师指导(4)教师讲解
生产力发展
诸侯国强盛
变法
争霸
战国七雄(秦国为例)
春秋五霸(齐国为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