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新的大一统 课 时 总第61课时课 型 新授课 设计者 吕建忠 授课时间 12.8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西汉巩固大统一的重大事件的学习理解其大统一的含义。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西汉巩固统一各方面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掌握并归纳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国历史上疆域的变化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与沟通,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的多民族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西汉巩固大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教学难点 理解西汉大统一局面形成的原因。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西汉有关知识的材料积累,并初步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导入 问:秦朝的统治是否如秦始皇所设想的那样延续了千秋万代? 承上启下。秦朝的灭亡与西汉的建立 投影陈胜、吴广起义图强调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朝灭亡的时间为公元前206年,为项羽、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 简述秦朝统治延续的时间,灭亡的原因、时间。 适当补充相关的知识,使知识上下衔接,不出现断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意识。材料分析:刘邦夺得天下后曾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管理国家,供应军需,我不如萧何;率领将士,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但是,这三个人才,我能任用他们,就得了天下。” 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楚汉战争”的史实、成语典故。回答:刘邦得天下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过渡 如果你是汉高祖刘邦,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刘家天下?新的大一统的形成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2,认识其做法,并分析其利弊。指导学生阅读、概括加强统一的措施。(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什么利弊? (4)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的措施有哪些,结果怎样? 小品表演:河间王与汉武帝的对话。思考:两人的对话反映了什么问题?猜想汉武帝将采取什么措施巩固王权?分组讨论:1)推恩令与“分封制”有何区别?(2)“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比较,哪一个高明? 通过小品表演、分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汉朝新的大一统形成的过程:汉高祖的建国封邦,汉景帝的平定叛乱,汉武帝的“推恩”“尊儒”。过渡 汉武帝时期是汉朝的强盛时期,也是开疆拓土的时代。汉武帝的开疆拓土 指导阅读P84-86强调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时间、意义。 分析、讨论汉武帝加强边疆治理的主要措施。讨论:西汉初期的和亲政策与汉武帝之后的和亲政策有什么不同?如何看待和亲政策? 加深对汉朝盛世的理解。小结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政治、思想、边疆治理) 培养综合概括能力。作业设计 1、收集三国人物故事。2、作业本:P49第1-4.7-15题P50-52第19-20题板书设计教 学 反 思作 业 评 批 记 录上交情况 全批全改 批改时间 12.9讲评时间 12.9典型问题记录 20.两次“和亲”的区别纠改措施 (1)自我纠正(2)互相纠正(3)小老师指导(4)教师讲解新的大一统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独尊儒术和亲政策派张骞出使西域政治思想边疆巩固新的大一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