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 课时 总第70课时课 型 新授课 设计者 吕建忠 授课时间 12.19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元时期城市、乡村居民以及岁时节日普通大众的社会生活;2.了解宋元时期大型娱乐场所——“瓦子”、“勾栏”;3.了解杂剧“说话”的发展和繁荣;D.了解宋朝时期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与方法 阅读、搜集文字图片材料,描述宋元时期人们的生活情况,体会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元时期普通大众的生活、城镇乡村人们娱乐活动、节日习俗的了解等,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是一切创作的来源,从而逐渐形成尊重人民群众、热爱劳动的情感。教学重点 宋元时期普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教学难点 宋元时期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与经济的发展有关)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图文资料、设计课堂讨论问题。查找关于宋元时期人们的娱乐生活的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引入 说说今天从家里到学校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结合学生实际,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这节课。概述:有的人赶着去上班,有的赶着去上学,有的人赶着去医院,有的人则可能去股票市场,有的可能正约了几个朋友去游玩……总之人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茫茫碌碌地穿梭在人海里。也许根本没有人会留意他们,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忙着自己的事。但就是人们这样不经意的生活,却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世俗生活图。人们在忙忙碌碌之间寻找着自己的生活乐趣。新课教学 城市居民的生活 展示《清明上河图》 说一说:这是哪幅画吗?是谁的作品吗?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联系了上节课的知识店铺、小摊、杂耍、染布、马车等。 讨论后回答 注意引导学生与现代城市比较播放视频《蹴鞠》 说一说:片中这些人在干嘛?——蹴鞠过渡 蹴鞠在宋代很盛行。那你知道当时谁踢蹴鞠很有水平吗? 《水浒传》里的高俅,踢的很好,皇上喜欢他,提拔他做宰相和太尉。 学生如果回答不上,教师作补充。师述:对,现在我们暂且不说他这官是怎么当的。就凭他靠这踢球的本领居然得到良好机会这一条,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一个人具备一定的特长是一件好事情,它可以让你在工作、生活中比别人更有好机会。当然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高俅这样的好运气,对于当时大多数的艺人们来说,虽然也有一定的本领,但他们却只能靠表演谋生了,那他们主要在哪里表演呢?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呢?我们一起去看。瓦子 简要介绍“瓦子”、“勾栏”、“看棚”。播放皮影戏《梁祝》片段。想一想,在瓦子里,除了好玩好看的东西,还应该有些什么?——还有许多小吃、摊点、饭馆、茶楼 想一想,当时瓦子里会有哪些娱乐活动?——杂剧、杂技、舞蹈、“说话”等。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新课教学 瓦子 想一想,当时的汴京城里有大量的瓦子分布,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社会经济发达(商业繁荣)。过渡 江湖艺人南来北往,哪里有观众就在哪里演。城市里的瓦子固然是他们表演的重要场所,还有什么地方观众也很多呢?对,农村里街头巷尾的空地、乡村的集市庙会同样也是好场所。那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到农村去看看吧。 从城市过渡到农村,自然。乡村农民的生活当时农村里的农民又有哪些文化娱乐活动呢?——杂剧、“说话”、讲史、民间节日的活动等。丰富多彩的节日生活 多媒体展示诗句。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元时期有没有文化习俗呢? 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说一说:与那时相比,现在我们洞头人过年还有哪些风俗或者活动?想一想:想想其中又有些什么寓意呢? 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课堂小结 宋元时期老百姓的生活很平凡,但平凡之中更有不平凡。因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拓展探究(作业) 收集中国各个节日的来源以及在节日中的活动。结 束 语 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没有历史上人们的创造,就没有今天的辉煌。历史的长河是源源不断的。板书设计 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衣食住行 娱乐场所 文艺表演 节日生活教 学 反 思作 业 评 批 记 录上交情况 全批全改 批改时间 12月21日讲评时间 12月22日典型问题记录纠改措施 (1)自我纠正(2)互相纠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