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分南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秦岭淮河分南北

资源简介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案例
一、教学总体设计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借助地图指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范围,知道两地人民在生活方面的差异和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特别是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能力目标: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乡土的情感,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南方与北方在气候、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极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 教学难点:对“等温线分布图”和“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分析。
● 教学准备 课件
● 教学手段、方法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前应对学生的状况有所了解(哪些同学是北方的),以便提高上课的效率。在教学方法上,用自然导入法来联系实际、激发兴趣,并把讲述法、问答法、谈论法结合起来,交替使用。
二、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用精辟的语言导入新课内容:两个电子邮件。 读电子邮件后,说感想
自然过度到我国的“南方和北方”,指导学生观察图3-23“秦岭-淮河分界线”。 在图上找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并填出下表(单号填南方,双号填北方)主要地形单元主要气候类型主要省级单位南方北方
PPT显示秦岭-淮河在我国的位置,并指导学生练习。 完成下列问题:下列城市属于我国南方还是北方?(大连、北京、广州、昆明、济南、郑州、武汉、上海)
课堂调查:请老家在北方的同学举手?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说说南方、北方的不同。 说说自己老家在北方的哪个省级单位,并说说自己家乡人们的一些生活习惯。(可以叫一个南方的同学象拉家常似的和他对讲,如北方同学:我们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南方同学:我们南方人喜欢吃米饭。)最后用表格概括。饮食习惯住宅特点交通工具体育项目语言性格戏曲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PPT显示一些民居、水果、农田等图片。 猜一猜图片反映的内容是南方还是北方,说明自己的判断理由。
引出问题。从学生的分析中再引导他们认识自然环境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并指出气候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思考回答:造成以上我国南方北方这些差异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告诉学生什么是等温线。简要说明每幅图的作用及读图方法。 阅读课本P60 两幅气温分布图,分析下列问题:一月我国温度最高和最低的地方?一月份哪一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我国南方和北方在气温方面有什么特点?
告诉学生什么叫等降水量线。PPT显示广州和北京的一年降水量柱状分布、引导学生如何分析这些图。 阅读课本P61 图3-26和PPT显示的广州和北京一年降水量柱状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哪条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我国降水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P61图3-27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阅读课文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我国的南方水田区和北方旱作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什么地方?耕作制度有什么不同?水田区和旱作区各主要有什么农作物?联系我国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说说气温和降水对我国农业生产及航运有什么影响?(用表格综合)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耕作制度航运北方南方
看谁知识丰富? 中国最热和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在主要资源上的差别。 阅读《历史与社会图册》第28页,对照图例,分析我国南北方还有哪些不同?
以问题:“为什么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我国的南方北方?”和表格进行综合小结。 饮食习惯住宅特点交通工具一月平均气温平均降雨量耕地类型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主要水果河流有无结冰期主要能源体育项目北方南方
检查学生对本课掌握情况 完成课本P64自我测评:1、说说下面所列的地理现象主要出现在南方还是北方,或南北方都有。
课堂探究,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作为作业(为下一内容:交流和互补,做准备。) 我国南方和北方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面对这种情况你有什么良策去利用优势减少劣势?
2008-11-22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