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误与挫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失误与挫折

资源简介

课堂实录
课题:失误与挫折
2007-9-6 永兴中学三(12)班
施教者:唐少华
一、复习、导入
师:请大家看板书,回顾复习上节课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依次做了哪些事情?
生:……
师: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很快就出现了失误与挫折,但仍有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书本将其概括为什么?
生: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师: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失误与挫折。
二、新课
师:请大家把标题转化为问题。可以转化为什么叫失误与挫折、为什么会出现失误与挫折、为什么要学习这段历史?请同学运用快速阅读法看书本,找到答案,找到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读书、寻找答案)
师:你是如何找到的?
生1:看有引号、标题的部分。
生2:看时间、内容,找出这一段的标志性事件的中心句。
师:快速阅读法应该一段段地看,看一段文字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这段时间,中国有何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在书本第二段的第一句话。有何挫折呢?文化大革命。挫折时间:1966—1976年,失误时间:1956—1966年,这段时间处于共和国成长阶段,那么中国是何时开始犯错误的?如果把新中国比喻成一个人,1949年新中国刚刚诞生,56年只有七岁,刚刚上小学一年级,76年,已经大学毕业了,中国有了近20年的失误和挫折。
师:我们先来看大跃进。请大家把书本翻到18页,这里有一份报纸,它是全国最权威的报纸,看看上面的信息。大家知道富阳亩产多少吗?大概800多斤。这里还有三幅图片,请大家思考:这时的错误有哪些共同点?
生:中央订了一些不实际的目标,地方又很夸张。
师:我们可以称为中央瞎指挥,地方浮夸风。这个时期的特点有12个字,瞎指挥、高指标、浮夸风和共产风,共产风主要出现于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师:如果从图片中概括信息呢?亩产3万斤、大胖猪都是虚假的,这些是图片和文字的表面信息,我们要学会从图片的表面信息获取深层含义。请问,1959年,你从家里到富阳,沿途会看到什么样的标语?
生1:亩产要全国最高,猪要养得肥。
生2:一个碗里有一斤重的一粒米。
师:根据当时的情况,写一句标语。如果你是当时的村干部,会写一条什么样的标语呢?
生:鸡大如狗,狗大如猪,猪大如牛,牛大如象。
师:请大家抬起头。我们以前学过了比较阅读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来比较一下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地主的土地分给了农民,农民交给集体,到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使得集体大规模化。比如说,金桥村土地归于金桥村,后来又归到了金桥村的人民公社,附近几个村的农民一起吃饭、干活,这就是所谓的共产主义,出现了“共产风”。这样,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生:……
师:惰性和平均主义会更加严重。土地问题是中央一直关注的,但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危害了农业生产。请大家齐读书本11、14、17页。
(学生齐读关于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内容)
师:这时期有许多人持反对意见,但由于中央主要领导,错误越来越大,酿成了文革。二战后,各国在追求现代化,发达国家出现了黄金时代,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亚洲四小龙,50年代德国崛起,60年代日本,70年代亚洲四小龙。我国在文革,为什么伟大的中共会犯这样的错误呢?
生:领导人失误,错误地估计形势。
师:如何估计是正确的?
生: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