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可持续发展

资源简介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梳理本单元知识点,构建知识结构图;
掌握复习方法,并在课堂上不断演练、巩固;
掌握图表题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步骤;
培养学生快速读题、快速答题的能力以及答题严谨、科学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回顾复习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复习时传授的复习方法。 学生回顾在第一单元复习时教师传授的复习方法:【1】梳理一级知识点(章目标题),构建单元结构图;【2】在结构图框架内,逐条理清二级知识点。 巩固复习方法。
环节二:理清第二单元知识点 明确任务:快速浏览教材;构建单元结构图。师生共同在学生板演的结构图的基础上,构建单元结构图【附1】,重点在于理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1、快速浏览教材,尤其是关注章目标题【给定时间3分钟】;2、合上教材,画出本单元结果图。请一至两位学生板演。【给定时间2分钟】 限定任务完成时间,有助于学生提高效率;脱离教材画出结构图,可考察学生对一级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促使学生思考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从人口、资源、环境三个角度,理清相关的二级知识点。明确任务:在结构图框架内,逐条理清二级知识点。将知识点转化为问题,请学生设计问题。要求每组一名代表发言【呈现设计的问题】,其他同学予以补充。 学生再次快速阅读;并根据知识点设计问题。【给定时间4分钟】学生汇报、补充。 引导学生从问题设计的角度梳理二级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在测验中理解命题的意图,更准确更完整地答题。
提问:发展问题表现在哪里?其根源是什么?解决的根本办法是什么?联系十七大主题和党章修正,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回顾第一单元“发展主题”的内容;学生梳理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点:内涵,本质,根本要求等。 启发学生思维发散,要注意不同单元之间知识点的联系。
环节三:掌握图表题的解题方法。 呈现关于中国人口增长和人口质量变化的图表【附2】,请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人口增长和人口质量变化的图表,明确两次人口普查的变化情况。【附3】呈现漫画及相关练习【附4】,要求学生在练习纸上答题。【给定时间4分钟】师生校对。归纳解题步骤:读懂材料,找准信息。(1)审清设问,明确题目要求。(2)审图表材料,明确答题方向。(3)审联系。2.多方联系,规范答题。 学生读表,设计问题。然后汇报发言,解题。学生答题。 要求书面答题,旨在提高学生答题的严谨性,科学性。掌握方法,才能举一反三。
附录1:
关系 面临的问题 世界的问题 中国的问题 应对措施
人口问题【P】
资源问题【R】
环境问题【E】
发展问题【D】
附录2:
第四次人口普查 第五次人口普查
人口总数 11.34亿 12.66亿
每十万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 1422人 3611人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 5.57% 6.96%
附录3:
第四次人口普查 第五次人口普查 变化程度
人口总数 11.34亿 12.66亿 总数继续增加,但年均增长率下降4个百分点
每十万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 1422人 3611人 增长154%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 5.57% 6.96% 上升1.39个百分点
附录4:
材料一:漫画《GDP高速增长的背后》
材料二:具有百年开采史的山东华丰煤矿,通过循环经济焕发了新的生机。他们建成了“煤─电─建”产业链条:煤矿矸石变废为宝,成为制砖厂原料;电厂烧煤供电供暖,粉煤灰又成为水泥厂原料;回收水泥生产过程中废气,进行余热发电……由此每年新增经济效益7000多万元。
(1)材料一中的漫画说明了什么?请你对此作一简要的评述。
(2)材料二中的做法有何好处?给我们有何借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