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商人的地位变了》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时《商人的地位变了》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 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商人的地位变了
教材分析 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角度,叙述了14~16世纪西欧工商业兴起的历程。手工工场的出现,是从农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的开始;手工工场出现以后促使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阶级。从商人的经营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贵族经济地位的变化以及农民角色的转变,描述了工商业的兴起改变了国家的经济政策、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说明了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社会变革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分析富格尔家族来说明商人地位的提高;了解伊丽莎白女王的利商政策,理解利商政策的影响;了解贵族没落的情况;理解新的社会阶层的诞生:手工工场主和手工工场工人。
过程与方法 温故知新, 问题思考, 材料分析, 填写表格,阅读卡, 歌谣感悟, 知识小结, 知识冲浪, 课外拓展,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社会变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人地位发生了改变。难点:同一时期西欧与中国会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的原因。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探究活动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竞争的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 商人的地位变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作坊主——富商——(资产阶级) 失地农民——雇佣工人——(工人阶级)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主导) 学生活动(主体)
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手工工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 学生自由回答。
新课教学问题思考 哪些阶层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手工工场出现以后,出现了哪些新的阶层? 学生阅读书本并回答。
材料分析思考与回答填写表格 出示材料——富格尔给国王的一封信。 富格尔的这封信说明了什么?这时期的商人有什么新的特点?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面对这种变化,西欧各国政府有什么举措? 出示伊丽莎白女王图片。1.伊丽莎白女王采取了哪些重视工商业的政策?2.女王重视工商业的政策对商人地位有什么影响 3.你觉得商人地位的改变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商人的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经营方式的变化 政治地位的变化 经济地位的变化 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回答。学生思考并自由回答,相互补充。学生阅读课本后进行归纳,小组合作完成。
阅读卡 出示阅读卡内容——没落的贵族。说说贵族阶层发生的变化。那个时期的农民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学生阅读书本回答。
歌谣感悟 出示一则歌谣。从这个民谣中,你能感受到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阅读感悟,自由回答。
知识小结 出示三变的内容。手工工场出现以后,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变化? 学生自由发言,归纳小结。
知识冲浪 出示两则材料:哥伦布和莎士比亚关于金钱的观点。哥伦布和莎士比亚对金子的态度是一样的吗?是褒还是贬? 你认为,“金子”在那个社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那个社会,从国家到个人,都追求“金子”,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学生畅所欲言。
课外拓展 当西方世界向资本主义挺进的时候,为什么中国还在原地踏步? 学生思考回答。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吗? 学生自由发言。
课堂练习 出示课堂练习内容。 学生练习活动。
课外作业 完成作业本的相关内容。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的实际上就是在引导学生了解手工工场兴起及其影响的过程中,对工业文明的含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懂得:生产方式的改变会促使生产力的提高,由此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并影响到国家政府的政策。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训练。本课以探究活动教学为主,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即“重过程方法,不重传授结论”。 注重对学生的探究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清晰,活动设计合理,达到了较理想的预期目标。

PAGE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