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

资源简介

第二课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基本概念:原始农业、畜牧业、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定居生活、农业村落、精神家园;②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③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距今的年代、生活的地区、生活的环境、生活和生产方式; ④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艺术、初步的科学知识、宗教信仰、图腾崇拜)。
2.能力目标:①能大致描述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社会生活变化的基本线索,明确农耕、畜牧、定居是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②能初步比较我国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类型。③通过对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房屋,了解自然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对人类生活以及历史进程的影响,感悟并思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知道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④能够从岩画、器物等反映人类早期文化成就的实物资料中观察先民的精神世界。
3.情感目标:①通过对出土文物图片的分析,体会史前时代的历史是先民不断努力创造的,从中体会到我们的先民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②通过小口尖底瓶的汲水实验,培养同学们动手能力、勇于探究的精神以及对先民的敬慕之情,激发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教学重点:通过实物资料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②教学难点: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几种基本观点[“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理解与分析。
三、教学建议
①教师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提供各种文字、图片、实物、影音资料。如果可以不妨让学生课后也去收集资料,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科学的利用网络资源。
②充分利用地图,将历史与地理结合,置中国史于全球史的大背景中,体现社会学科对综合的追求。
③以各种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通过秋游的形式带学生参观河姆渡遗址。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陶塤两个字,问学生怎么念?知道是什么吗?
(陶塤xun:这是新时期时代远古先民发明的乐器。)
可见,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已比较丰富了,与北京人、山顶洞人相比,当时人们的生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一起来学习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二)讲授新课
出示现在的农作物、家畜和它们在自然界的远亲图片。请同学们辨认并寻找出他们的亲戚
这些农作物和家畜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讨论: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如何产生的呢?(原始农业是从采集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始畜牧业是从打猎中产生的)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农业村落的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
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图(结合图例仔细观察思考)
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整体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世界农业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亚欧大陆是最主要的农业和畜牧业起源地,其中西亚和中国是最为典型的。)
伴随着农耕畜牧的出现,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出现了新石器。
打制石器、磨制石器文物图
1.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有哪些区别?(引导学生回答出打制石器只需将石块打制成所需的形状,比较粗糙;而磨制石器是在打制石器的基础上,在砺石上加水夹砂磨光,出现锋利的刃部,比较光滑。显而易见,这种石器比打制石器进步得多,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当时出现了哪些主要磨制石器工具?有什么作用?(石镰、石刀、石斧、石铲、石磨盘等,用于收割庄稼、开垦耕地、加工谷物等)
3.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何主要区别?(旧:采集狩猎为生;新:靠人工种植的粮食和饲养的家畜为生,出现了定居)
当时除了磨制石器工具,人们还发明了陶器
看陶器文物图,这些陶器有什么用?(引导学生回答出可以存放东西、舀水、煮东西等。)
从这些陶器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的手工业。
有了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人们就可以告别以前的穴居和到处漂泊的生活,开始走向定居生活,并且出现了古老的村落。
出示古代世界地图
[猜一猜] 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哪里?(西亚地区,考古学家在约旦河谷发现了一个9000年前的农业村落,有数以百计的用泥砖砌成的房屋。)为什么?(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
[出示]古代西亚村落想象图
问:1.这个村落有有哪些部分构成?(引导学生回答出村落由长方形厚厚的石墙、生活区、生产区组成。))
2. 人们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人们在村落内外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主要驯养了哪些动物?(猪牛羊等)
3.从图中可以看出他们使用怎样的家具和生活用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出当时人们的家具比较简陋,只有简单的石台,地上铺草作为床,他们使用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4.村落居民与外界怎样沟通往来?(他们的村落围墙有大门,可以走出村落放牧牛羊、获取村落所需要的东西;有时他们也用特制的梯子翻过围墙。)
5.厚厚的石墙是用来干什么的?(引导学生回答出石墙是用来防御凶猛的野兽、防御外部入侵、保护自己的。)
在中国也发现了类似的农业村落,他们是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中国境内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分别位于什么位置?距今多少年?
(河姆渡氏族距今约 7000年,生活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今天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半坡氏族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都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的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发掘出土了许许多多的文物,从这些出土的文物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时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一、课程标准:
1-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1-2列举环境变化的实例,说明历史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能大致描述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社会生活变化的基本线索,明确农耕、畜牧、定居是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
2、能够从岩画、器物等反映人类早期文化成就的实物资料中观察先民的精神世界。
3、能初步比较我国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类型。
4、感悟、思考人与自然的联系,知道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实物资料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难点: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几种基本观点[“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理解与分析。
四、教学过程:
看半坡人的房屋复原图
半坡人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冬季比较寒冷,夏季炎热,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
看半坡出土的石斧、渔钩和纺轮图
能看出半坡居民的生产活动有哪些吗?(制作磨制石器、从事渔猎和原始的纺织业)
看人面鱼纹彩陶盆
体现了半坡居民在哪些方面的艺术创造?(在陶器的造型与色彩的搭配、图案的绘制等方面)
看河姆渡居民房屋示意图。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干栏式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当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这种房屋利于通风防潮。)
看“稻谷遗存”图
我们可以看出河姆渡居民主要以什么为食?从中反映出什么?(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种植水稻,这也与当地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看黑陶钵图,体现了河姆渡居民在哪些方面的艺术创造?(制作黑陶、造型、绘画)
讨论: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异同及造成的原因(完成下表)
生活区域 距今时间 自然环境特征 建筑形式 农作物 驯养的动物 制作的陶器
河姆渡遗址 长江流域 约7000年 气候湿润
水网密布 干栏式木结构长屋 水稻 牛 黑陶
半坡遗址 黄河流域 约五六千年 气候干燥
河流少 半地穴式圆形尖顶 小麦、粟 猪 彩陶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会建筑房屋,建立了农业村落,过着定居生活,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可见他们的物质生活已经相当丰富了。那么他们的精神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看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思考:1.祖先们还会干什么?(绘画艺术)
2.图中所画事物主要以什么为主?(姿态各异的不同种类的动物。)
3 .这些画面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当时人们的生活主要以狩猎为主,对动物非常了解。)
再看牛角号、山顶洞人的项链、鸟形象牙圆雕、青海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
1牛角号体现了什么?(原始音乐)
2山顶洞人的项链、鸟形象牙圆雕的出现反映出什么现象?(原始的审美意识萌芽)
3.青海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表现的是什么?(原始舞蹈)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不但懂得了美,出现了原始音乐和原始舞蹈,而且还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宗教仪式,并有巫师负责宗教活动。
龙虎堆塑图(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中发掘出用贝壳堆塑的龙,距今6000年左右,被誉为“中华第一龙”。这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
看半坡出土的小口尖底瓶图,思考:
1.它是用来干什么的?(汲水)
2.这个用来汲水的瓶子为什么被做成这个样子?
3.当把它放入水中汲水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为什么?(教师事先制作小口尖底瓶,让学生通过实验回答---当把它放入水中汲水时,它会口朝下,汲满水后,口会朝上。重力平衡原理)
4.这说明了什么?(先民们积累了许多生产和生活经验,形成了科学知识的萌芽)
讨论: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艺术:绘画、音乐、舞蹈、饰物②初步的科学知识③宗教信仰④图腾崇拜
小结:请同学谈谈本课的收获。
作业布置:作业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