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人的世界一、课标要求:4-2 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6-3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二、教材分析:本课时位于全书第三单元第三框第三课时,内容主要从教育、文学、绘画三方面反映出宋元文人的世界。既介绍了当时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特征注重哲理思考、富于情趣风雅,也介绍他们关注百姓生活,创作反映百姓生活的作品。文人世界的这些特征的出现实质起源于宋朝文化教育政策的改变。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认知能力,但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对文人的世界这部分内容文学性较强,内容显现跨学科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同时又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学韵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丰富的教学图片、音频等教学资源来展现教学内容。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宋朝教育政策的变化;了解宋元时期在教育、诗词、绘画、戏曲等方面的主要成就;了解宋元时期文人的特征;了解知识分子文化与市井百姓文化的互动。过程方法:分析宋初对文人政策的改变,联系宋元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市井文化的繁荣对文人世界的变化的影响,搜集对比宋元时期文人与前朝文人的作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宋词、元曲、宋元绘画等都是我国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分析宋词元曲等来源于民间的事例,领会民众使历史的主人,是创造和传承文明的主体;了解文化世界变化与社会物质文化、政治政策变化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宋元文人的特征;文人与百姓文化的互动。文人的作品来源于生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难点:分析宋元文人世界变化的相关因素;体会宋元文人作品中的哲理与情趣风雅。文化具有传承性,宋元文化继承与之前的文化,但又具有自己的鲜明时代特点。六、教学方法:阅读与材料收集、体会感受作品意境、分析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并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七:教学流程:1、 新课导入师:播放视频《念奴娇 赤壁怀古》(让学生感受苏轼词的豪迈情怀)作者?哪个朝代?苏轼生活的宋朝以及之后的元朝,文人雅士出现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宋元时期称为“文人的世界”下面我们就进入这个世界,感受这时期的文化气息。2、 讲授新课(一)、宋元文化的繁荣(1)、宋师:(首先来看“宋文化”的繁荣)受到重视的宋代文人多才多艺,情趣风雅,那么这些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词、诗、画词:环节一:欣赏《声声慢》(音频展示,联系导入,两者对比产生较明显的差异,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己发现不同的词的风格。)引出宋词分为两派。环节二:给出柳永和辛弃疾的两首词,让学生根据心情选择,体验两派差别。诗:(展示《题西林壁》、《琴诗》学生唐朝诗,宋也有诗,但有所区别)举例让学生感悟宋诗赋予的哲学道理。画:师:宋代文人不仅以诗词著称,他们还擅长画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入画,形成了诗、书、画相融合的独特的“文人画”。那么大家知道宋代文人常常以什么作为书画的题材吗?(梅兰竹菊)为什么要选择它们呢?你觉得它们身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品质让这些文人如此垂爱它们呢?(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总结)师:正是因为这些品质,所以它们也被称为“花中四君子”。提问:从宋代文人对花中四君子的偏爱中,以及前面的宋代文人的宋诗、宋词等,大家能发现宋代文人有什么特征么?(多才多艺,情趣风雅;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修养。)(2)、元古有“唐诗、宋词、元曲”之说,讲完了宋朝的文化,下面我们就来领略下元曲。最著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师:(在此处强调元曲来自于民间,传唱于民间)(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二)、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师:为什么宋元时期的社会文化会异常繁荣?(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探究)(引导学生了解史实“杯酒释兵权”以及当时的政府相关政策)师:唐末藩镇割据混战,政治黑暗,宋初统治者吸引教训,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军官的权力,以文人代替武将出任地方官。文人地位提高,影响力增强。(引导学生阅读书本,找出崇文轻武策略影响下的社会变化:科举制、学校)师:政策的变化、教育的繁荣最终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宋元文化的繁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如:促进科技的发明,文化的交流,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3、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穿过了光阴的隧道,领略了宋元时期文人的世界,享受了宋诗的哲理,宋词的洋洋洒洒,元曲的清新纯朴,体验了宋元时期绘画的高雅品节。尽管宋朝一直是常弱的疆土,一直是风雨中飘摇,但因为有这样一个文人的世界,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不少现代文人希望生活在宋元时期。4、作业布置:课后搜集有关梅、兰、竹、菊的诗句。八、教学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宋的词、诗、画,使学生更直接、更深刻地理解书本中对当时文人的描述:“多才多艺,情趣风雅。”也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