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上) 第一课 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教学内容 第三课时 西方文化之根教材分析 本课以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衰,展示出古典文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基本面貌、特征和贡献。同时,强调了古典文明对欧洲历史和文化的奠基作用。课文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思考欧洲古典文明的巨大意义和价值,以及与大河流域文明的差异。此外,本课特别注意运用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探究精神与分析能力。本课是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的第三课时。前两课时介绍了希腊、罗马的兴衰史,而这一课是对前面内容的补充概括。主要介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辉煌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体验历史发展与文化成就的传承关系。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后世欧洲文化的联系中,使学生感受到古典文化的巨大成就和影响,以及古代东西方社会的差异。过程与方法 温故知新,欣赏视频,阅图思考,材料分析,角色表演,升华主题,自我小结,课堂练习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在结构、风格和特点上的比较,让学生体验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关系,初步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不同的文化现象。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欧洲古典文化的巨大成就,体验历史发展与文化成就的传承关系。难点:结合已有知识,比较东西方文明的区别,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法、问题探究法。教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 收集古希腊、罗马文明各方面成就的资料。板书设计 三、西方文化之根1、古希腊哲学2、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3、《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叶,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4、古罗马建筑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主导) 学生活动(主体)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你还记得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是哪里吗?猜一猜:西方文化之根在哪里? 学生思考回答。新课教学学一学 古希腊和罗马的哪些文化成就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畅所欲言。请你欣赏 播放视频——西方文化之根。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观看回答。哲学猜一猜想一想演一演 出示一张雅典学院图片。1猜猜下幅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有哪些著名哲学家?出示古希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图片。画面情景反映出什么?模拟一段古希腊哲人的对话,并思考它反映古希腊哲学家什么样的品质? 学生阅图发言。学生观看回答。学生表演并思考,归纳小结。自然科学说一说想一想 出示阿基米德的图片。你知道阿基米德的故事吗?你知道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说的是什么吗?“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能列举一下阿基米德的几项科学成就吗?阿基米德螺旋物被广泛地用于提水。这个机械运用了什么原理?提水器的发明,说明了古希腊人在什么方面的成就?它对西方文化有什么影响? 学生畅所欲言。戏剧谈一谈 从图3—13中的剧场结构、背景、演员、面具中,反映出哪些信息?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历史找一找 西方历史之父、悲剧之父、喜剧之父是谁?他们有哪些伟大的成就? 学生阅读书本回答。法律想一想 出示罗马法有关的材料。你认为这些法律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建筑说一说议一议 出示一句古谚。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你能结合阅读卡中的内容说说古罗马的建筑类型主要有哪几种吗?并能举出实例吗?出示公共建筑的典型图片。古罗马的建筑成就及其影响是什么?出示两组图片。比较两组图片,看看今天的建筑与古希腊、罗马建筑有什么相似之处?古希腊、罗马建筑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阅读思考,自由发言。学生同桌交流回答。学生讨论归纳。升华主题 你最喜欢哪位学者?请你说说你的理由。你觉得我们同学中,有没有人具备这样一种或几种优秀品质?请以事实为证。 学生畅所欲言。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你还有什么困惑? 学生自由发言。课堂练习 出示课堂练习内容。 学生练习活动。课外作业 完成作业本的相关内容。教学反思 教学的最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表现出来,传递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知识经验的构建活动。在本节课中,我通过视频,如《希腊文化》来让学生感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并通过探究表与以往的知识连接,还通过一些卡通画、历史故事来使人物鲜活、生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教学中。其次,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本节课对有些问题进行了合作探究,如对古今建筑构造、风格、特点上的比较,以及古罗马法律和美国法律的比较等等问题,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整个课堂活动中,让学生人人参与,而且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真正的“活”了起来,有放有收,收放有序,使课堂活而不乱。第三、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对阿基米德的教学,“从阿基米德的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以及本节课的最后升华主题:“你最喜欢哪位学者?请你说说你的理由。你觉得我们同学中,有没有具备这样一种或几种优秀品质?请以事实为证。”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努力体现《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注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