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上) 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 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探究“文化的多样性”,教材以宗教景观的多样性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并且使学生学会知识运用和迁移,学会观察身边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在“什么是宗教景观”一目中,教材以三大宗教为例引出“世界文化多样性”这一基本结论,这一结论也是本课的核心内容之一。由此引申出“文化景观”和“宗教文化景观”抽象的定义和具体的介绍,使学生对“宗教文化景观”有初步认识,并为下一目内容作了铺垫。在“不同的宗教景观告诉我们什么”一目中,教材通过三组对比度强烈的图片,不但形象而直观地展现文化的多样性,也展示了文化的变异及原因。当然,蕴涵在这一样本背后的过程与方法同样是必须重视的本课核心内容。在“我们也来试一试”一目中,在提供了上述观察与探究样本的基础上,教材对课外探究活动的开展给予了详尽的要求和指导,使教学活动更有的放矢,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根据教材提供的文字材料,初步学会解读教材提供的各类图片资料;知道“文化景观”“宗教文化景观”等基本概念;知道世界上的三大宗教;知道世界文化多样性这一现象并初步理解其成因;初步掌握观察与探究不同文化景观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对图片资料的观察与解读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初步学习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合作。通过本课课内外的学习活动,继续培养观察身边的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和探究活动过程中,初步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一现象及其意义;初步认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这一现象及其意义;以开放和尊重的心态接受文化的多样性,并逐步形成善于从不同文化中汲取人类文明成果的积极心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宗教建筑所体现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世界三大宗教建筑所蕴涵的文化信息。难点:探究活动的展开。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学习法、图示法、讲述法、范例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鼓励学生去参观附近宗教景观,如佛教寺院,注意其建筑构造和特色。
板书设计 文化景观: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什么是宗教景观 宗教文化景观:各种与宗教有关的寺庙、雕刻、石窟造像、碑、塔、墙、壁画等等 同一宗教不同地区建筑景观的差异——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的融合不同的宗教景观告诉我们什么 不同宗教建筑的风格差异——蕴涵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信息 宗教建筑布局上的差异及成因——文化的发展与变异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要点 教 法 设 计 学 生 活 动
新课导入: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教师采用提问法,复习世界性三大宗教创立者、创立地点、创立时间、主要区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点评,由此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听讲看板书。
新课教学:合作探究 一、什么是宗教景观? 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些投影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特色。要了解某一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就要先熟悉它的特点,接着把话题转到文化特点上来,告诉学生宗教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宗教景观则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提问:什么是宗教景观?并让学生看书、讨论,回答。从而使学生明白:宗教景观的真正含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65页上的图3-32、3-33、3-34,并根据佛教的传播路线,即印度――中国――日本,找出佛教建筑在各国的变化,尤其是佛教建筑的中国化,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说出其差别。让学生明白:它们与当地的宫廷建筑或者民居都有类似的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答题,加深理解。学生阅读讨论,畅所欲言。
合作探究 二、不同的宗教景观告诉我们什么?1、不同国家佛寺的建筑风格。2、三种宗教建筑的差异。3、宗教建筑布局上的差异及成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66页上的图3-35、3-36、3-37,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三座宗教建筑的差别。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对知识加以拓宽,问:天主教堂使用了什么建筑技术,使其形成了高大挺拔的风格,又不会使建筑物坍塌?(使用了拱的技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并小结:在教堂的拱门、拱窗上,清真寺的圆顶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拱的使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66页上的图3-38、3-39、3-40,师生一起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它们在布局上的差别及形成这些差别的原因,如中国寺庙对面建有戏台,是因为中国古代有演戏酬神的传统。 学生看书上的图片,讨论探究,听讲理解。学生先看书、讨论、答题,接着听讲理解。学生边看书、边听讲。
合作探究 三、我们也来试一试。 师讲:我们也来试一试,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按张强的方法,去收集文化景观的资料,可以是宗教、建筑、绘画等各方面的,并把它们整理出来,在班里进行专栏。 学生观察图片、讨论探究,接着听讲理解。
新课小结: 本堂课的知识点。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小结,随后教师再作补充。 学生先答题后听讲理解。
布置作业: 《作业本》、上的习题。 教师布置作业,并讲清作业的要求,随后巡视教室,对学有困难的学生作指导。 学生先听讲后做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