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教学要求: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最早爆发的地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实质及影响;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基本情况难点:经济危机的实质;经济危机中资本家的处理办法;经济危机与二战策源地形成的关系新课导入叙述:环顾1929—1933年间的资本主义国家,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花被全铲倒在地;密西西比河漂满牛奶;巴西有2200万袋咖啡豆烧毁或倒入大海;丹麦毁灭了11700头牲畜。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怪的现象呢?出示课题: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新课教学活动一:新闻联播(设置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课前准备:1 .把学生分成四组,选出各组组长。2.由四位组长讨论确定各组报道的地区(或国家)及主题地区如:西欧、美洲、非洲、亚洲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主题如:商品被销毁;银行挤破门;失业的人们;工厂纷纷倒闭等3. 各小组成员围绕本小组报道的地区及相应的主题收集整理资料,写成新闻报道稿。4. 有条件的话可由各小组把相关资料特别是图片、图表、地图等制作成幻灯片作为各小组新闻报道的相应的背景活动过程:1.两位同学担任新闻联播主持人2.可由主持人读各小组已准备好的新闻报道稿,也可以由小组派代表作为外景地记者做“现场报道”。教师注意指导学生使用教材p91图7—9(寻找工作的失业者)和图7—10(挤满取款人群的银行)其他可供参考的图片、地图、图表: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外贸缩减 46.2% 40.6% 28.4% 16.5% 8.4% 1/3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活动二:国际观察(设置本环节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实质、影响等的理解)课前准备:1.选择一位同学担任主持人。2. 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作为资深记者参与现场分析。3.主持人与各小组代表查阅资料,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过程:1.主持人致开场语。2 .“资深记者”上场。3. 每位同学都是现场观众,他们可以提出他们有关经济危机的疑惑,并要求解答。4.如果观众提不出问题,则由主持人提问。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用好书本“母女的对话”:母女两人的对话反映了经济危机期间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工人失业,没有钱买煤生火取暖,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煤堆积如山,造成浪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教材P92图7—11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危机的正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孕育的。活动三:我来想办法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国家元首,你所领导的资本主义国家正陷于危机之中,你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矛盾有哪些?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解决?设置本环节的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同时,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把握经济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并为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埋下伏笔。小结:1.2005年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世界人民都将隆重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你所在的班级也将举行一次即兴演讲比赛,请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主题撰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演讲稿。2.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1)你认为格雷伯爵所说的“灯光”是指什么?(2)为什么“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这说明了什么?3.列表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