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文明的确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礼乐文明的确立

资源简介

第一课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如何相互作用来维护西周王朝的统治及社会秩序
导入
相信同学们都有看过电视剧《封神榜》吧?记不记得商朝是怎么灭亡的?
正课
周朝的建立
纣王奢侈残暴,失去人心;周武王顺应民心讨伐并推翻商朝,建立周。
对于周武王建立起来的周,我们称为“西周”,以区别于后来的“东周”。但在当时的周人观念里,只有“周”的观念,并没有“西周”、“东周”这样的概念的,这两个名词是我们后人为了区别这段历史的前后而作的称谓。这是大家要注意的。西周东周的界限就是周平王的迁都事件,它发生在公元前770年。在这一年里,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迁到洛邑,也就是洛阳。这个事件发生后,也就标志着春秋战国的开始,因此东周也叫春秋战国时期。请同学们看这个年代尺。
分封制
周王朝建立之后,推行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的措施。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
下面我我们先来认识分封制。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两个问题:
什么是分封制?
分封制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
周王将王都以外的地区封赐给亲属、功臣等人;
这些人就在受封的人叫诸侯,得到的土地叫诸侯国;
诸侯必须服从君主的命令,定时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王室;
它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控制;
这个制度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它一直到中华民国成立后才被废除。
确立周王的权威;
扩大周朝控制区域。
请大家看幻灯片。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周武王灭纣之后,过了两年就去世了。那他的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自由回答。据情况引导:武王有一个儿子,但还年幼,还没有能力统治国家;武王有一个弟弟周公旦,曾与武王一起伐纣并治理国家。)
教师总结:由年幼的儿子继承。为什么呢?因为周朝对于继承有一套制度,叫宗法制。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谁继承权力的制度。这个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什么意思呢,尤其是这个“嫡长子”,同学们能不能通过这个词的字面上的意思来说说看呢?
嫡——正妻所生的;亲的,血统最近的 长——年长的 子——儿子
因此,顾名思义,就是关于血统最近的大儿子的继承制度。
因此,同周武王的血缘关系最近的人就是他的儿子,所以就算他年幼,王位仍旧是他的。可是,武王有两个儿子,那应该由哪个儿子来继承呢?
(学生回答,并以试探性语气问能否说出选择的理由)
教师总结:大儿子继承,还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继承。
请看幻灯片。
礼乐制度
通过幻灯片上的示意图,同学们可以看到,分封制与嫡长子继承制在周朝形成一个庞大的统治阶层,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及其复杂的关系,周的统治者是如何处理的呢?也就是说皇帝有皇帝的样子,臣子有臣子的样子。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礼乐制度。相传,西周的礼乐制度是由周公创制和完善的。礼就是礼仪,而乐就是音乐,因为在举行礼仪的过程中,往往要演奏相关的音乐,所以礼乐并称。同学们看新闻的时候,总会时不时看到我们国家的领导人访问外国时,在机场受到接待的情景吧。这是两国领导人相互握手,仪仗队还会奏两国的国歌,这也是礼乐。现在我们来看看古代的礼乐又是怎样的。首先,来看看礼。
西周的礼仪,有五类,即:吉、凶、军、宾、嘉。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等。
下面,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些具体的礼。
封禅:一种祭祀仪式,是中国古代帝王在五岳中的中岳嵩山和东岳泰山上举行的祭祀天地神祇的一种宗教式的活动,其中以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的次数最多,影响最大。
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天子、诸侯可提前至十二岁)举行的加冠之礼,表示其成人。
婚礼:共有六道步骤,称作“六礼”。
纳采:就是订婚,表示一个家族正式向另外一个家族要求建立婚姻关系;
问名:即询问女子的私名;
纳吉:
纳征:
请期:南方家族向女方家族确定婚礼举行的日期;
亲迎:在黄昏时刻由新郎到女方家中去迎接新妇。
好。礼方面就介绍到这里,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周的“乐”。
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浅黄色框的内容,然后思考给出的三个问题。
(请个别学生起立作答。询问其他同学是否有所补充,教师总结。
其中,季氏对礼乐的僭越,也从侧面反映了周朝的衰微,诸侯的力量在不断扩大,超出了周天子的控制。)
总结
周朝在建立之初,通过分封制来治理国家,借诸侯之力间接统治广大的领土,很好地起到了拱卫周朝的作用;同时用嫡长子继承制来规定王位的继承,从而使上一代与下一代的权力交接有一个和平的过渡,避免了战争和流血的发生;并用礼乐制度来严格规定不同级别的人的行为规范,使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格外明显,也就维护了国家的权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王位的更替,周天子再也不像开国的君主那样励精图治,变得沉迷享乐,这就使得天子的实力不断下降还受到来自诸侯的威胁。具体我们将在下节课来学习。
如果时间允许,播放视频文件《西周礼乐文化》,为时10分钟。这个视频能使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的消化。
春秋战国时期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王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控制能力,禁止诸侯国之间互相攻击或兼并。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同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有的强大起来,有的衰落下去。于是,诸侯国互相兼并,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诸侯林立的情况,严重束缚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至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为南方家族向女方家族馈送礼品的仪;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