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二单元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2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
板块一 行使权利有界限
运用你的经验
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权。①首先,可以与经营者直接协商,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争议;②其次,协商无效时,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提示』
我国宪法规定: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任何权利都有范围
不能超越界限
不能滥用权利
甲队球迷没有看到权利的界限。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提示』
行使权利有要求
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
(1)不能
(2)不能
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板块二 维护权利守程序
1、含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
2、意义: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3、做法: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一)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
思考问题,小组讨论:
(1)广场舞大妈有没有权利跳广场舞?
(2)广场舞大妈应该怎么做?
(3)泼粪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提示』
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协商较为合适。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二)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护权利
维护过程
原则
特点
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
快速、简便
自愿、互谅
几个环节
适用范围
维权方式
达成协议
纠纷解决
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
分清责任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社会公德
依据
调解人疏导、劝说,促使双方相互谅解,
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调解过程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
调解方式
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
适用范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
仲裁异于诉讼,仲裁需要双方自愿,是自愿型公断,区别于诉讼等强制型公断。
仲裁特点
灵活性:仲裁程序较为灵活
一裁终局原则: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
保密性:不公开审理
广泛适用原则:现有100多个缔结国家和地区承认和执行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
诉讼:是一种法律行动,指纠纷当事人通过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另一方当事人,解决纠纷的形式。
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侵犯
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争议
人身、财产权利受到侵犯
第一种方式
第三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
第四种方式
快速、简便,
最为常用
当事人双方
适用广泛,双方当事人与第三方调解人
耗时、严格,
人民法院参与
四个特点
协商
仲裁
调解
诉讼
一起来区分
不得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
含义
意义
方式:
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调解、协商、仲裁、诉讼
依法行使权利
行使权利有界限
维护权利守程序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