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课题:《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年级:三年级?
教学目标:根据《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本节课的目标如下:?
1.?帮助家长认识培养孩子爱劳动习惯的重要性。?
2.?引导家长总结出让孩子爱上劳动的方法,让家长把理论运用到家教实践中。?
教学重难点:
帮助家长认识培养孩子爱劳动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是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历史,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首先一.(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
201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所以响应习大大的号召,再次把爱劳动提了出来。?
爱劳动是创造幸福的根本途径。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我们遇到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劳动才能铸就。?
出示图片:2015年8月颁布、实施的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是新时期中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学习《守则》就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孩子遵守《守则》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守则》对中小学生的要求,也是父母培养孩子的重要内容。?
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本,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作为家长我们也要了解此项守则,只有自己清楚了,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的帮助孩子,教育孩子。?
三.(我们知道了劳动的重要性,那么劳动对孩子都有哪些好处呢?接下来看看)劳动对孩子的好处?
1.可以充实孩子的生活,不用像有些孩子在家里感觉无聊,就只懂得去玩电子产品或者整天闹腾着要家长带出去游玩一样,通常爱劳动的孩子,也可以从劳动中获得快乐,而且还保护了孩子的视力。?
2.是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劳动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乏味的,有些劳动也是需要孩子去开发智力想象如何去进行才可以做得更好,所以,通过劳动,也可以起到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
3.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孩子可以在劳动中学习到经验,在取得进步或成功的时候,使自信心得到提高,这对于孩子的学习能力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4.可以增强体质,通过劳动得到锻炼身体的机会。小孩子的抵抗力都比较低下,平时多运动多锻炼可以增强免疫力,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通过劳动,也是可以起到锻炼的作用。?
5.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有助于孩子以后走入社会后自理自立的生活。孩子终究会长大,家长也不可能一辈子呆在孩子身边,所以,尽早地教会孩子生存的能力,让孩子在劳动中知道如何去照顾自己照顾他人,这才是对孩子正确的教育和保护。?
6.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以及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一个人具备有责任感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对于生活、学习、家庭还是社会,有责任感的人都会比较受人欢迎和信任,所以,培养孩子爱劳动,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一个重要措施。让他们从中学会勇于担当,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现在我们来看一些情景题,您可以边看边思考。?
1.请看第一个情景题:(祖辈伺候,孩子帝皇般地享受着)如果这是您的家庭教育现状,您觉得应该怎么去改变呢???
2.我们带着思考来看第二个情景题:(父母包办,孩子旁观)您或您的家人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行为呢??
3.带着思考我们来看最后一个情景问题:(只关注成绩,忽视劳动教育)您是否也有过这种想法呢??
以上的事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影子,我希望家长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从新定位,找准位置,和孩子大踏步的前进!?
五.如何培养出爱劳动的好孩子?
1.?从小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是孩子自己弄脏弄乱的东西,要让孩子自己收拾干净整齐,坚持一点时间的训练,孩子自然懂得劳动的必要性,以后也就会更加自觉地去收拾好了。?
2.?平时比较懒惰的孩子,家长要以身作则,然后告诉孩子劳动的好处,让孩子尽量参与到劳动中去。?
3.?方式方法要科学多元。?
(1)多采用游戏的方法来开展劳动教育。因为只有在游戏中,孩子是放松愉悦的,才能够唤起他们对于劳动的更多兴趣。其中,经常用到的就是“角色扮演”游戏。游戏拉近了孩子的情感体验,极大调动了他们的感官参与,也加速消除了劳动过程中的陌生感、情绪化。?
(2)将劳动教育渗透融入到孩子一日生活常规中间。?
(3)创设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
(4)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
(5)劳动过程中,更多自然主动的交流沟通。?
4.正常看待“三分钟热度”的情况。?
孩子愿意主动参与劳动,但是往往因为动手能力差,耐心不足,常常出现“三分钟热度”的情况。一方面家长要正常看待,给予充分的理解;另外一方面,家长不要指责或批评,要有耐心,激励孩子进一步找出原因。再坚持一会儿,再尝试一次。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这样,“三分钟”就变成了“四分钟”、“五分钟”、“六分钟”……孩子对劳动保持多一份的热情,就会在劳动中做得更好更成功。?
5.?正确处理“又错了”。?
孩子在劳动过程中,差错在所难免。扫地,地越扫越脏;洗碗,把碗摔了……此时家长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并且提示孩子如何做才是安全的。人都是在错误、问题中成长起来的。勇于面对差错,直面问题本身,对孩子的差错给予及时安抚和有针对性帮扶,会让孩子的劳动课记忆深刻,受益终身。?
6.?要有原则。?
家长在针对孩子开展劳动教育时候,要有一定的准则和要求,不妥协,不讲条件。孩子已经可以自己做到的自理劳动,就要坚持独立自主,本着绝不包办的原则。否则的话,一味的包办、代替,就会滋长他们的依赖性。?
7.要有制度化的措施。?
劳动制度化,是有效教育的保障措施。在家里,可以规定每周有一次大扫除活动。饭前拿碗筷,吃完饭帮着收拾。书包要自己整理,学习用具要带齐……制定相应的劳动制度,给予有力落实,持续促进孩子劳动教育的养成。?
8.要融入“大社会”“大舞台”。?劳动教育和一些社会活动结合起来,“走出去”,也很有必要。比如,植树节的时候,带着孩子参与植树劳动;重阳节的时候,带着孩子前往敬老院进行慰问;学雷锋活动中,带着孩子捡拾垃圾;等等。在这些社会公益劳动中,进一步强化了孩子的劳动意识,增强了孩子更加强烈的劳动愿望。?
六.出示学生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图片,相信家长们对于怎么教育孩子爱上劳动已经心中有招数了,现在进入互动环节,谁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您打算怎么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呢???
交流分享教育学生爱劳动的方法。?
7.总结:
今天,非常感谢家长们的到来,请您继续鼓励孩子们持续不断开展各种劳动。“雁美在高空中,花美在绿丛中,话美在道理中,人美在劳动中。”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人人争做劳动小能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